•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 2023不良资产大会昆明站

    400+产业端、资产端、处置端专业人士齐聚,2023不良资产大会火热报名中!

专项债会退坡,但不在2021

专项债券会有退坡的一天,但绝不是在2021.

作者:杨晓怿

来源:杨老师的基建课堂(ID:msyangteacher)

年终将近,财政部始终未提前下达2021年的专项债券发行额度,引起了市场的多方讨论。正巧前财政部长在政府债可继续发展研讨会上说:“未来要提高一般债占比,降低专项债占比”,以至于许多人都认为2021年的专项债规模会大幅萎缩。

但是,在当前的地方财政环境、债务压力下,专项债依然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一种阶段性的政策融资工具,专项债一定会有退坡的一天,但不是现在。

地方财政吃紧,仍需政策工具

在积极财政、收入下降、监管加强的三重压力下,地方政府面临着近年来最窘迫的情况。虽然2021年的转移支付开始提前下达、给了不少地方政府喘息之机,但总体的债务压力仍然非常之大,需要一定规模的财政政策工具才能维系,否则地方政府的运转都会出现不小的困难。

同时,2021年是地方债、城投债的偿债大年,加上今年三季度以来债券市场频频出现的违约事件打击到了市场投资人的信心,如何保住地方政府与城投的稳定,已经成为普遍性的问题。

因此,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危及地方政府信用的双重底线下,中央财政与央行必然进行对应的调整,继续维持、加大财政工具的投放,才能维持系统性的稳定。在地方政府运转都困难的情况下,减少专项债券等财政工具的规模,无异于“釜底抽薪”,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场面、也是所有人都不能接受的后果。

债务压力加剧,政府债需谨慎

从结构上来说,维持财政工具规模处于高位是必要的,但正如楼继伟所说,这个工具可以是一般债或者其他工具,并非一定要是专项债券。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财政并无其他成熟的财政工具可以使用,专项债券虽然问题不少,但在加强监管后,依然是最适宜当下现实处境的政策性金融工具。

由于控制地方债务风险的考虑,在给予地方财政工具时,必须是定向的金融工具;既要有一定的规模,也要限定用途。因此,不限定用途的一般债券并不适宜当下的情况,更不用说一般债券还需要占用财政赤字、再次增加的规模非常有限。

此外,在不新增地方债务的要求下,能够定向用途、持续加强监管的专项债券是积极财政的重要一环,暂时无法替代。从规模上看,全国专项债券的余额达到了129576亿元,已经略超过了一般债务的128498亿元;但相比一般债券直接与地方公共预算挂钩,专项债券对政府性基金造成的兑付压力要小的多,依然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因此,在本轮积极财政的要求下,专项债券仍将持续1-2年的时间;帮助地方政府渡过最困难的时期,也是完成2020年开始投资的政府项目竣工,到2022年下半年再开始逐渐退坡。

举债逻辑变化,不与财政挂钩

从根本上说,专项债券最大的意义是不再直接与财政预算收入进行挂钩,而是以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项目未来的现金流直接作为偿债来源。这使得专项债对地方财政造成的风险指数有非常明显的下降,并且项目未来现金流的规模能够扩充的体量也远大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虽然专项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不少不规范之处,但其根本的举债逻辑是风险较低的,且较低的成本、较长的期限对地方政府对债务结构有很大的改善作用。至于专项债券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随着监管的补位与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基本上是可解决、可容忍的,不至于因此抛弃这一工具。

因此,专项债券会有退坡的一天,但绝不是在2021.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杨老师的基建课堂”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