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在数字经济的“十字路口”,金融创新与监管往何处去?三位专家如是说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金融创新和监管?

作者:严沁雯

来源:财经五月花(ID:Caijing-MayFlower)

—摘  要—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金融创新和监管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线上经济正对人们生活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在近期密集出台了多项监管措施,将金融科技纳入金融监管范围之内,显示出监管思路的巨大转变。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势下,数字经济面临的监管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在很多人看来,数字经济的发展貌似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监管部门如何在鼓励创新和防范风险之间保持平衡,企业又将以创新为实体经济服务,拥抱并适应监管?

在“《财经》年会2021:预测与战略”大会上,北京金控集团首席运营官王磊,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前成员、深圳大学特聘教授王晓晔,江苏兀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嵇少峰对以上问题各自发表了观点。

王磊:数字经济的发展须与监管同向而行,并肩向前

640 (3).webp

北京金控集团首席运营官王磊

王磊认为,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也是中国经济最具竞争力和创新活力的部分,进一步发展必须与监管同向而行、并肩向前。

“在金融科技的发展过程中,监管一直都在场,那么到今天,如果真有一个‘十字路口‘的话,下一步的走向应该是既不向左、也不向右,而是同向而行、继续向前。应该鼓励更多的金融创新发生在监管能力强的地方,让监管和社会大众都能够看得到创新、看得懂创新”。

与此同时,王磊提到,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资源是数据,在从资源到资产的过程中,围绕数据的权属问题和垄断问题如果不解决,可能会动摇数字经济的根基。

由于数据使用的非竞争性、复制成本几乎为零、价值的不确定性、以及数据权属的复杂性等特殊属性,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数据资产无法高效、合规流通,数据非法采集、非法使用、非法交易等问题层出不穷“、”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的保护权责难以落实到互联网平台等经营实体”、“一些超大型机构形成了对数据的垄断,并且凭借自我增强的大数据优势不断固化垄断地位。”

针对以上问题,王磊提出,要鼓励推动地方立法,尽快明确数据治理规则,通过界定数据使用权来保障数据流通,同时压实个人信息保护责任。同时,加强数据技术创新,找到数据安全保护和数据开发流通的利益平衡点。此外,大力建设金融科技基础设施,提高数据资源分配的准确度、快捷度和公平性。

王晓晔:反垄断执法需关注数字企业的并购,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的“二选一“问题

640 (4).webp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前成员、深圳大学特聘教授王晓晔

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的征求意见稿》,“平台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将面临更严格监管,引发市场热议。

王晓晔表示,总体上来说,中国20多年来对数字经济采取的基本是包容、审慎的态度,基本没有执行过反垄断法,这方面的案子很少。不过,欧盟在很多年之前就开始了对互联网巨头的反垄断执法。

对于“民营经济是国家应当保护的,不应反垄断”的观点,王晓晔认为有待商榷。“不管什么样的经济领域,包括经济平台,推动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来自于创新和积极性,即便是数字企业的垄断性比较强,但是也不应该像欧盟那样把大型数字企业都列入黑名单,或者像美国那样进行拆分。“

因为数字规模大,其本身不违法,除非这些企业存在着严重的排除限制竞争的问题。”王晓晔指出。

此外,王晓晔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的征求意见稿》中增强反垄断执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非常赞同。

王晓晔指出,当前我国的反垄断执法机关应该特别关注两个问题:一是数字企业的并购,二是电子商务领域的“二选一”问题。

嵇少峰:金融体制改革和支持体制外的金融创新是突围的唯一选择

640 (5).webp

 江苏兀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嵇少峰


蚂蚁暂缓上市,让金融创新与监管成为时下热议话题,让人不禁要问,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金融创新和监管?

“金融如果不能服务于民营企业,不能服务于市场经济,不能服务实体经济,我们的监管作用何在?针对以上问题,嵇少峰指出,解决中国的金融问题首先要解决金融脱实向虚,自我循环的问题,唯一的选择是金融体制改革和支持体制外的金融创新,这是实现突围的唯一选择。

嵇少峰认为,要建立金融创新、金融监管的评估标准。当前的金融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间接融资过高,直接融资比例比较低。

嵇少峰指出,当前的小微信贷政策,很多是短期行为,靠文件、靠强制来约束,要求银行提高小微企业的投放力度,但没有长期的制度保障。

“目前中国的银行业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能力不足,主动性不够。在嵇少峰看来,主要原因在于金融体制的二元制,即资源分配不均带来的。

具体而言,首先是体制的不熟悉,体制内外之间信息对称的难度是比较大的。而小微企业的风险维度又比较多,在执行中信贷机构的效率不够、成本过高,这两者结合就带来了我们现在的金融存在着巨大的障碍。

其次,当前小微信贷的投放是非市场化的,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显然投放小微企业,银行是亏本的。再者,大规模的政策压力,强迫用行政的手段进入信贷市场,有可能破坏小微信贷机构的生态。

前段时间,马云所说的“巴塞尔比较像一个老年人俱乐部”、“中国的银行还是当铺思想”等观点曾引发轩然大波。在嵇少峰看来,以上都不是本质,中国银行业的根本问题,“本质仍然是二元制的金融机构的设置,体制内和体制外的鸿沟非常非常深,我们必须正视它。”

对于两种所有制之间的差异,嵇少峰认为,不要彼此歧视。一个方法是从技术层面解决,尤其是金融科技公司的技术一定要充分地应用到B端,对小微企业的生态进行加工,而不是一味地割羊毛、收流量。

另一个方法则是从监管层面出发,“必须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供给,增大民营银行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在市场中的比例和占有的市场总量的绝对值。“嵇少峰指出。

嵇少峰提醒,现在规模做得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有可能将来是最大的风险,一旦持续增长的红利期没有了,贷款余额绝对值下降的时候可能风险就暴露了。而所有的金融科技公司可能都没有做好准备,“它们的拨备都远远不足以覆盖未来有可能出现的风险”。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财经五月花”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盛会邀请】2024大连·特殊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报名开启(11.15-11.16)

年卡会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