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 2023不良资产大会昆明站

    400+产业端、资产端、处置端专业人士齐聚,2023不良资产大会火热报名中!

为什么用财务指标预警违约不靠谱?

踩雷不一定是过错,但零违约却很可能导致错过

作者:susu

来源:评级的艺术(ID:Rating-Utopia)

追求确定性是思维的刚需。识别、量化、防控风险,也是资本市场的刚需。因此总有用几个核心财务指标预警违约的冲动,比如总结违约企业的特征,通过机器学习人工加工,给违约企业画个像,然后全债市通缉“违约嫌疑人”:长得越像已违约企业的主体,未来一年违约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则反。如此,就能实现信用风险的准确预警了?

回答是:不能。评级不是算数,预警也不是画像抓“坏人”。

首先,给违约企业准确财务画像很难。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完善初期,违约样本量少不说,各种花式违约也表明,很难找出简单的财务特征能够直接预警后续违约。账上流动性几乎枯竭的企业,能在兑付日神奇地拿出数亿偿债资金;而账上有数百亿货币资金的企业,却拿不出几亿的到期本息。担保方说,当初出具担保函只为了保级别,并没有代为偿付债务的义务;大股东说,上市公司就是举家族之力打造的摇钱树,不输送点利益怎么回报当初大家的奉献;政府说,经济下行压力下,大家要共克时艰,金融机构要顾全大局,该承担的损失也要承担起来……如此,仅凭财务特征怎么画?

其次,找到的所谓违约预警特征,更多的是死亡的表征而不是原因。信用风险评估是对企业未来偿债能力的预测,而违约企业却是历史既成事实。违约企业它就在那,不会反抗、不会辩驳,随便你挖掘出什么表现及原因,最终都会指向唯一的结局——违约。所以不能基于结果(违约),而应该以原因(比如多元化扩张)为标准来选案例。否则就变成守在ICU病房门口,兴冲冲告诉大家,经我复杂的分析计算,里面的人病逝的概率很大。

如果你认为多元化扩张是企业违约的原因,需要完成以下三个步骤的论证:第一步,定义什么是“多元化扩张”,3个主业以上是,看不清楚主业是,业务之间没有关联是,还是上下游联动性扩张也算?第二步,变量要变,多元化扩张的程度与企业违约的可能性变化之间需要建立对应关系;第三步,找出符合上述情形的案例,检验“企业越多元化扩张、违约的可能性越大”的假设。 

最后,违约企业财务画像即使画出来,也会发现是“大众脸”,用它预警会错杀一大片。这种“宁可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的风控思路,很可能的结果是错杀了一堆貌似有问题的企业。这世界上哪可能存在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企业?违约企业大部分都多元无序扩张,但快速多元化的企业不一定会违约;违约企业大部分都亏损,但亏损的企业不一定会违约;违约企业大部分面临流动性压力,但面临流动性压力的企业不一定会违约……。

投资中有两个失误:过错和错过。踩雷不一定是过错,但零违约却很可能导致错过。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评级的艺术”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