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 2023不良资产大会昆明站

    400+产业端、资产端、处置端专业人士齐聚,2023不良资产大会火热报名中!

北京竟然允许摆地摊了!总行行长也开始拜访网红房企了!

卖不动土地,就拿土地发债吧

作者:政信三公子

来源:政信三公子(ID:whatever201812)

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环节表扬了成都,通过设置临时占道摊位、摊区和流动商贩经营点,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

赞扬之意,溢于言表。

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不再把占道经营、马路市场和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上述话的意思很明确:原来不允许是合理的,现在放开也是合理的。放开与否的决定要素是疫情期间,保民生和就业优先。

与其说,这是相时而变,顺势而为,不如说是出此下策。

因为社会消费品总需求没变的前提下,增加总供给,只会带来需求在不同供给部门之间的重新分配。

直白点说,人一顿就吃一顿饭,下班从摊贩手里买了菜,自然就不会逛超市买菜。晚上在路边吃了串,自然就不会再下馆子吃海鲜。

简言之,就业的覆盖面增加了,但是就业的质量和效率下降了。该对策的本质,是市场化的“劫富济贫”,并没有增量,只是存量的结构性调整。

而最让人无奈的地方在于,成都出此下策,居然全国要效仿,由此可见地方基层的真实就业情况有多严峻。

总理在答记者问里提了另外一组数据:人均年收入3万元,其中6亿人的月均收入低于1000元(即年均收入低于1.2万元)。

这里可以算笔很简单的账。假设14亿人口中,年均收入3万元,其中6亿人年均收入1.2万元,那么其余8亿人的年均收入为4.35万元,即月均收入3625元。

易居地产公布的2018年百城新建商品房成交均价为12800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新建商品房成交均价为8737元/㎡。

也就是说,14亿人中的6亿人不敢奢望买房,8亿人可以考虑买房,但是双职工每月不吃不喝攒的3625*2=7250元,依然不够买一平房子。

有了以上数据,关于未来的政策走向就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首先,房地产市场的逻辑,如果不从城镇化和大城市圈的角度考虑,单纯从民生角度出发,那么对于6亿月均收入低于1000元的人群,要提供更多的保障房。对于8亿家庭双职工月均收入不够买一平米房子的人群,要提高土地供给的同时,增加居民收入。

其次,地方财政的逻辑,从短期,除了特别国债和项目专项债,还得靠土地财政。但是目前,多数城市土地出让的量价齐跌,严重影响到了地方财政的抗疫和保民生能力。

土地财政从时间换空间角度出发,土储专项债的扩容也是应有之一。如果大家都认为自平衡的项目专项债很虚,那么还不如扩容基于土地出让的土储专项债。

最近听说个故事,某网红头部房企,去年非标融资成本还能到15%的,今年已经有三家股份制银行总行的行长亲自找过去,求业务合作了。成本打半价。不得不说,流动性充裕,头部房企又要稳了。

第三,就业是重中之重,小微企业的信贷宽松是个长期的过程。

虽然银行贷款倾斜的增长率高但绝对值不高,不过回头想想,银行有提过还钱吗?有催过收吗?美国甚至有可参考的政策,如果贷款是发工资,那么就不用还了。

很多人说,今年两会的放水尺度低于预期。其实总理在两会后答记者问里已经提了:

如果经济方面或其他方面再出现大的变化,我们还留有政策空间,不管是财政、金融、社保,都有政策储备,可以及时出台新的政策,而且不会犹豫,保持中国经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疫情是否反复未可知,而毛衣协议执行情况亦不足20%。未来的不确定性仍很高,子弹当然不可一次性打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徐徐图之啦。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政信三公子”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