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 2023不良资产大会昆明站

    400+产业端、资产端、处置端专业人士齐聚,2023不良资产大会火热报名中!

四条主线的最新变化

今年三月以来,宏观和债券市场有四条主线:国内面临稳增长和疫情,国外面临俄乌局势和美联储加息。

作者:吴进辉

主要内容


本周看点


随着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定调,疫情拐点明确,美联储加息50BP落地,如何把握四条主线的最新变化?

总体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1.疫情防控仍是第一位,拐点已至。一是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二是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进入五月,随着天气转暖,防控经验的积累和常态化核酸的开展,相信疫情会逐步好转,但仍要警惕和防范零星地区的疫情扩散和奥密克戎的快速传播特点。后续,市场重心可能不再紧盯疫情,而要重点关注复工复产情况和经济基本面的复苏。

2.稳增长面临挑战,努力实现5.5%的经济增长目标。一是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二是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三是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城投融资需放松。四是房地产因城施策,明确放松。

3.俄乌局势持续演变,大宗商品价格高涨,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目前俄乌局势仍比较胶着,预计会持续演变较长时间。俄罗斯武装行动有升级趋势,欧美对俄的制裁还会继续升级。俄乌冲突带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布伦特原油价格达到110.14美元/桶,我国应警惕输入性通胀风险,需做好能源和粮食的保供稳价。

4.美联储加息50BP,6月开始缩表。明确排除了在即将到来的会议上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此次加息符合预期,没有表现的过于激进,短期内缓解了市场情绪,有一定提振作用。由于美国快速转向的货币政策收紧,美债10年期收益率升至3.1%上方,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进一步扩大,约为27BP左右。近期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凸显,跌破6.6关口,我国稳外贸稳外资稳汇率面临压力,货币政策受到一定制约。

关于四条主线,以国内基本面为主,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地缘政治等可看作扰动因素,关注疫情防控和稳增长。鉴于疫情拐点已至,债市重心仍在稳增长和宽信用,具体而言要观察稳增长政策加码程度和落地效果,债市预计震荡上行,10年期国债中枢在2.80%左右(预期MLF有5BP的降息),适当降久期。下一步可以看4月社融情况和经济数据。5月LPR单降的可能性很大,结构性货币政策是发力点。财政支出可能会继续加大,如增加财政预算,发行特别国债等。

宏观经济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5%,利润分化明显;

4月PMI为47.4%,生产需求全线走弱,连续2个月降至收缩区间,降至2020年3月以来最低值,主要受疫情影响;

重要资讯、政策监管回顾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结构性货币政策齐发力,中国人民银行等分别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增加1000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

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货币市场

上周流动性相对紧张,主要回购利率上行;

上周央行净投放100亿元;

一、本周看点

【四条主线的最新变化】

今年三月以来,宏观和债券市场有四条主线:国内面临稳增长和疫情,国外面临俄乌局势和美联储加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是共识,一季度GDP同比增长仅有4.8%,3月和4月PMI连续跌破临界值,稳增长任重而道远。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并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进入五月,四条主线有哪些最新变化,进行简要分析。

一、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坚定信心、攻坚克难

1. 疫情防控仍是第一位,拐点已至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疫情防控仍是第一位,事实上,三月以来,疫情一直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最大变量。全国单日新增人数一度达到3万人,严重程度堪比2020年,上海、深圳等主要城市封城严重影响了产业链复苏和物流循环畅通。截至5月4日,全国单日新增感染人数5,038人,其中上海单日新增感染人数为4,653人,新增人数连续下滑,上海已经开始着手复工复产事宜,基本可以确定疫情好转的拐点已至。关于后续疫情,有几点需明确:

一是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4月29日的政治局会议要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再次定调: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我国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作斗争。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并指出我国是人口大国,老龄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放松防控势必造成大规模人群感染、出现大量重症和病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影响。

二是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远没有到可以松口气、歇歇脚的时候。要加快局部聚集性疫情处置,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协调联动核酸检测、流调、隔离转运和社区管控等重点环节,确保感染者和风险人群及时排查出、管控住。

进入五月,随着天气转暖,防控经验的积累和常态化核酸的开展,相信疫情会逐步好转,但仍要警惕和防范零星地区的疫情扩散和奥密克戎的快速传播特点。后续,市场重心可能不再紧盯疫情,而要重点关注复工复产情况和经济基本面的复苏。

2.稳增长面临挑战,努力实现5.5%的经济增长目标

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换言之,即使经济下行压力大,稳增长还要继续加码,全年5.5%的预期目标不会下调,这也打消了市场的顾虑和猜忌,稳定了市场预期。压力越大越要坚持,如果降低目标,那预期情绪会更差。此前国常会也提到,稳增长就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就是稳物价稳就业,要时刻关注物价和就业情况。稳增长政策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首先,政治局会议更关注政策的落地效果,近期政策虽然频出,但似乎雷声大雨点小,这是大家普遍的共识。关于财政政策,重点提到退税减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几乎为历史最高值。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足额退还,重点支持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关于货币政策,总量政策和结构性政策要并行使用。

二是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这是政治局会议的新提法,此前国常会也有类似说法:针对经济形势超预期变化抓紧研究政策预案,制定应对可能遇到更大不确定性的预案。关于这点,有一定稳定信心作用,证明政策会托底。后续可能的政策,财政政策方面,财政支出可能会继续加大,增加财政预算,发行特别国债等;货币政策方面,总量上的降息有可能但限制因素较多,结构性货币政策是发力点如近期已经推出的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新增的1,000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将要推出的1,000亿元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业专项贷款等(4月27日国常会已经要求)。

三是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城投融资需放松。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建投资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是今年稳增长的重要抓手。4月26日,作为部署重大决议的中央财经委会议指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城投公司作为基建的重要参与主体,要继续加强基建投资,就需要对城投融资政策有所放松。一方面,坚持隐债不增,持续化解存量债务的大原则;另一方面,只要不突破红线,城投融资可适当放宽松,满足合理融资需求(央行23条政策中已经有所提到),从而拉动基建投资。

进一步讨论城投融资,首先明确的是城投融资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很小,因为稳增长背景下,不会出台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其次,无需担心主管部门和监管政策的博弈问题,316金融委会议明确要求各部政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最后,鉴于当前城投融资中债务融资占据主导,要拓展股权融资方式如大力发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促进投资的良性循环。

四是房地产因城施策,明确放松。当前房地产投资销售十分低迷,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5.5%的经济增长目标,地产需要回暖,至少不会拖累经济。因而可以看到,今年以来,全国各地100多城市进行了限购、限贷、房贷利率、首付款等方面政策放松,这次政治局会议从国家层面给予了明确回应和支持,认可了政策的放松,并更加细化因城施策:“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这里需要指出,此前几次重大会议都是直接指出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此次会议并没有直接提及,而是采用了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的说法,我们认为,政策一方面是要继续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商品房的建设,带动地产行情回暖,增加居民购房信心,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预售资金监管的放松主要是为了保交楼,缓解房企的资金压力,有效对冲风险。

二、俄乌局势持续演变,大宗商品价格高涨,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

目前俄乌局势仍比较胶着,预计会持续演变较长时间。俄罗斯武装行动有升级趋势,欧美对俄的制裁还会继续升级,欧盟计划年内替换三分之二自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全面禁止俄罗斯石油进口等。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农产品出口国,俄乌冲突带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尤其是能源和粮食价格,美国通胀更是达到了1982年以来最高值。截至目前,布伦特原油价格达到110.14美元/桶,NYMEX天然气达到8.36美元/百万英热,玉米和小麦期货结算价达到794美分/蒲式耳、1076美分/蒲式耳,均处高位,且有继续上升趋势。我国应警惕输入性通胀风险,需做好能源和粮食的保供稳价,稳定物价和宏观基本盘。




三、美联储加息50BP,6月开始缩表

5月5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50 个基点,创 22 年来最大加息幅度,符合市场预期,这是继今年3月加息后的年内第二次加息。对于未来加息路径,市场一度担心美联储过于激进,甚至加息75BP,此次新闻发布会鲍威尔明确排除了在即将到来的会议上加息 75 个基点的可能性,并没有表现太激进,标普500 指数收高约3%,录得近一年来最大单日百分比涨幅。美国的主要目标是控制通胀,同时又需要平衡过度加息带来的经济衰退。鲍威尔称,他认为美国经济表现良好,足够强劲,足以承受即将到来的加息的影响,而不会陷入衰退,甚至不会看到失业率大幅上升。事实上,美国一季度GDP环比季调折年率为-1.4%,较前值6.9%大幅下滑,但同比增长4.3%,拉动经济增长的家庭和个人消费和投资表现并不差,因而可以看到美国经济并不会陷入大幅衰退。

美联储还表示,将从 6 月开始缩减规模约 9 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以进一步推动通胀回落。从缩表节奏看,美联储明确了6月、7月和8月每次缩表上限475亿美元(300亿美元国债,175亿美元MBS),9月开始将上限增加到950亿美元(600亿美元国债,350亿美元MBS)的方案。这一方案与3月会议纪要中所提及的方案基本一致,没有超出预期。


总体而言,此次加息符合预期,没有表现的过于激进,短期内缓解了市场情绪,有一定提振作用。由于美国快速转向的货币政策收紧,美债10年期收益率升至3.1%上方,为2018年11月以来最高,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进一步扩大,约为27BP左右。近期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凸显,跌破6.6关口,我国稳外贸稳外资稳汇率面临压力,货币政策受到一定制约。

综上总结,关于四条主线,首先以国内基本面为主,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地缘政治等可看作扰动因素,重点关注疫情防控和稳增长。鉴于疫情拐点已至,要关注复工复产和供应链的恢复情况,最差的4月已过去,债市重心仍在稳增长和宽信用,具体而言要观察稳增长政策加码程度和落地效果,债市预计震荡上行,维持10年期国债中枢在2.80%左右(预期MLF有5BP的降息)。下一步可以看4月社融情况和经济数据。总量货币政策方面,考虑到4月进行了降准且部分银行存款利率也有所下调,银行负债压力降低,5月LPR单降的可能性很大,以此进一步支持实体,带动地产的回暖。结构性货币政策是发力点。货币政策整体稳健偏宽松,流动性充裕合理。


财政政策方面,专项债发行继续提速,大力支持开展基建投资,落实减税降税,不排除加大财政预算和发行特别国债等措施。

另外,需关注就业和物价变化情况。

二、宏观经济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5%,利润分化明显】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555.7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较前值回升3.5个百分点。3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12.2%,比去年12月当月两年平均增速高0.6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利润增长1.48倍,制造业下降2.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0.3%。总体来看,一季度减税降费、助企纾困多措并举,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平稳增长。但也要看到,外部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给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间利润分化明显;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放缓,工业产销衔接水平下降,企业库存高位运行,中小企业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采矿业有力拉动工业企业利润增长。能源保供措施有效推进,煤炭等能源产品生产较快增长,叠加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共同带动相关行业利润快速增加。一季度,采矿业利润同比增长1.48倍,延续了去年以来的高增长态势,增速较1-2月份加快15.8个百分点。

营业收入增长放缓,利润率小幅回升,单位费用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发生营业成本26.29万亿元,增长13.5%;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25%,较1-2月份提高0.2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07元,同比增加0.56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09元,同比减少0.54元,主因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显效发力。


【4月PMI为47.4%,生产需求全线走弱,连续2个月降至收缩区间,降至2020年3月以来最低值,主要受疫情影响】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7.4%和42.7%,低于上月2.1和6.1个百分点,PMI指数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值,连续2个月降至临界点以下。近期,国内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加之国际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加,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一定影响,经济总体景气水平回落。

疫情持续影响,产需两端同步走低。本轮疫情点多、面广、频发,部分企业减产停产。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4.4%和42.6%,比上月下降5.1和6.2个百分点,企业生产明显下降,市场需求继续走低。受疫情影响,人员到岗不足,物流运输不畅,交货周期延长,供应商配货时间指数为37.2%,较前值大幅回落9.3个百分点,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值。从业人员指数为47.2%,较前值回落1.4个百分点,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值。物流运输困难加大,甚至出现主要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供应困难、产成品销售不畅、库存积压等情况,上下游相关企业生产经营均受到较大影响。

价格方面:价格指数继续高位波动。受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等因素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4.2%和54.4%,低于上月1.9和2.3个百分点,继续位于近期较高运行水平。

库存方面: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分别为46.5%和50.3%,较上月分别回落0.8个百分点和上升1.4个百分点。生产走低,原材料库存不足;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采购量减少,供应商配货时间缩短和从业人员减少,产成品库存积压。

进出口方面:出口、进口下降。进出口贸易受疫情影响降低,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1.6%和42.9%,比上月回落5.6个百分点和4.0个百分点。

非制造业和服务业降至收缩区间,建筑业处扩张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1.9%,低于上月6.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经营活动总体继续放缓。受疫情严重冲击,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上月6.7个百分点,降至40.0%,连续两个月明显回落,服务业总体走弱。建筑业保持扩张。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7%,低于上月5.4个百分点,仍位于扩张区间。


三、重要资讯、政策监管回顾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绩来之不易。

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做好经济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实到位。

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要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要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要做好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工作,抓好春耕备耕工作。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和扩大就业,组织好重要民生商品供应,保障城市核心功能运转,稳控安全生产形势,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

会议强调,要有效管控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会议指出,要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要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回应外资企业来华营商便利等诉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会议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作中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作为,求真务实,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顽强拼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5月4日-5日,一行两会、外汇局传达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

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今年3月以来,经过全国上下勠力同心、并肩作战,我们经受住了武汉保卫战以来最为严峻的防控考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践证明,我们的防控方针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的防控政策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我们的防控措施是科学有效的。我们打赢了武汉保卫战,也一定能够打赢大上海保卫战。

会议强调,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远没有到可以松口气、歇歇脚的时候。我国是人口大国,老龄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放松防控势必造成大规模人群感染、出现大量重症和病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影响。要深刻、完整、全面认识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坚决克服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工作不足等问题,坚决克服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等思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我国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作斗争。

会议指出,坚持就是胜利。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信心,深刻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会议强调,要加快局部聚集性疫情处置,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协调联动核酸检测、流调、隔离转运和社区管控等重点环节,确保感染者和风险人群及时排查出、管控住。要加强防控能力建设,强化区域协防、省内统筹,把防控的人力物资备足备齐,做好疫情应对准备。要及时完善防控措施,加大对病毒变异的研究和防范力度,不搞简单化、一刀切,同步做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好群众看病就医需求。要从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外防输入要把人、物、环境同防要求贯彻到位,压实行业责任和单位责任。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好人民战争,加强信息发布,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广大群众增强责任意识、自我防护意识,自觉承担防控责任和义务,落实个人、家庭等日常防护措施,推进加强免疫接种工作,筑牢群防群控防线。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4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会议强调,要立足长远,强化基础设施发展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生产力布局和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水平。要适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同时把握好超前建设的度。要科学规划,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全生命周期,统筹各类基础设施布局,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调联动。要多轮驱动,发挥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多方面作用,分层分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注重效益,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综合账,提高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

会议指出,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建设一批新型绿色低碳能源基地,加快完善油气管网。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推进重点水源、灌区、蓄滞洪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要加强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建设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等设施,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及集疏运体系建设,布局建设一批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和货运机场。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推进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建设便捷高效的城际铁路网,发展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推动建设城市综合道路交通体系,有序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城市防洪排涝、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设施建设,加强智能道路、智能电源、智能公交等智慧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建设“四好农村路”,完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加强农村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加强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应对极端情况的能力。

要适应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财政投入,更好集中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要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发展、阳光运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政设施投资运营。

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财经委员会深入研究一批事关根本和长远的重大问题,发挥了战略引导作用。

【结构性货币政策齐发力,中国人民银行等分别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增加1000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

4月28日,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撬动社会资金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两次,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共21家金融机构,按照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科技企业贷款本金60%提供资金支持。

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范围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企业,优先支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企业、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关键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及上下游关键配套企业、参与组建创新基地平台企业以及国家级科技园区内企业。具体支持的科技企业分别按照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现行标准认定,并由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国家科技创新创业数据平台、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等渠道向金融机构推送。

科技创新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贷款利率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按季度发放,按照支持范围内且期限6个月及以上科技企业贷款本金的60%提供科技创新再贷款资金支持。自2022年4月1日起,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向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发放贷款后,于次季度第一个月向人民银行申请科技创新再贷款资金。对于符合条件的贷款,人民银行提供科技创新再贷款资金支持。

4月29日,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决定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向普惠养老机构提供优惠贷款,降低养老机构融资成本。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额度为400亿元,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两次,按照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本金等额提供资金支持。试点金融机构为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共7家全国性大型银行。试点地区为浙江、江苏、河南、河北、江西等五个省份。

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的支持领域为符合条件的普惠养老机构。在主体资质上,养老机构应是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法人或者政府支持且存在明确偿还模式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服务范围上,养老机构应承诺按照政府确认的普惠养老服务机构质量标准和收费标准来提供普惠养老服务,该承诺需要在“信用中国”网站上公示。在资金用途上,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必须专项用于普惠养老服务项目。

“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同上文科技创新再贷款。

5月4日,人民银行增加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专门用于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新增额度支持领域包括煤炭安全生产和储备,以及煤电企业电煤保供。此次增加1000亿元额度后,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总额度达到3000亿元,有助于进一步释放煤炭先进产能,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021年11月,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人民银行创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以下简称专项再贷款),总规模2000亿元,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等7个领域。专项再贷款政策出台以来,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动科学有序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取得良好成效。

“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同上文科技创新再贷款。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

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一方面是着眼长远,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链条、各环节,统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消费发展需求,推动消费相关政策、制度、技术、业态、模式等创新,有序破除消费领域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促进供给体系、需求结构、流通网络和发展环境提质升级,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巩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为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另一方面是聚焦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努力稳定当前消费,切实保障消费供给,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按照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短期支持和中长期促进相兼顾的要求,从系统全面促进消费的角度,提出了五大方面20项重点举措。

一是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围绕保市场主体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

二是全面创新提质,着力稳住消费基本盘。积极推进实物消费提质升级,加力促进健康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持续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

三是完善支撑体系,不断增强消费发展综合能力。推进消费平台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健全消费品流通体系,增加就业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合理增加公共消费。

四是持续深化改革,全力营造安全放心诚信消费环境。破除限制消费障碍壁垒,健全消费标准体系,加强消费领域执法监管,全面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五是强化保障措施,进一步夯实消费高质量发展基础。加强财税支持,优化金融服务,强化用地用房保障,压实各方责任。

【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4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总的原则是,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切实提高公募基金行业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的能力,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发展与稳定、效率与公平、高增长与可持续的关系,切实做到行业发展与投资者利益同提升、共进步。

积极培育专业资产管理机构。支持差异化发展,引导头部机构切实发挥引领表率作用,坚持长期主义,努力做难而正确的事,成为“受人尊敬、让人信服”的行业领跑者。支持公募主业突出、合规运营稳健、专业能力适配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子公司,专门从事公募REITs、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顾问、养老金融服务等业务,提升综合财富管理能力。研究进一步优化基金管理公司交易模式,公募基金后台运营业务外包由试点转常规,支持中小基金管理公司降本增效,聚力提升投研能力。引导经营失败的基金管理公司主动申请注销公募基金管理资格或者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市场化退出,推动构建优胜劣汰、进退有序的行业生态。

切实提升治理水平,严禁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滥用控制权干预公司正常经营管理,防范股东缺位和内部人控制。把好股权准入关,压实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管理的主体责任,防范资本无序扩张,严厉打击股权代持、变相套取牌照、倒卖牌照等违规行为。

壮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队伍。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证券公司等优质金融机构依法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调整优化公募基金牌照制度,适度放宽同一主体下公募牌照数量限制,支持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依法申请公募基金牌照,从事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稳妥发展固收类产品,支持个人零售型债券产品发展,研究完善FOF、MOM等产品规则,加大中低波动型产品开发创设力度,开发适配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的基金产品,有效对接不同风险偏好资金需求,健全完善公募基金风险收益曲线与产品谱系。持续强化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和风险管控,出台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规定,研究制定浮动净值型货币市场基金规则。研究推动ETF集合申购业务试点转常规,积极推动公募REITs、养老投资产品、管理人合理让利型产品等创新产品发展。

做好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政策落地工作,指导行业机构稳妥做好产品、系统、投教等准备,鼓励行业机构开发各类具有锁定期、服务投资者生命周期的基金产品。积极参与各类养老金投资运营管理政策设计,推动配合有关部门出台养老金市场化、长期化投资政策,研究建立以个人账户为基础的多层次补充养老体系,支持更多优秀公募基金管理人参与养老金管理。持续推动保险、理财、信托等各类资管机构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公募基金等形式提高权益投资实际占比,并实施长周期考核。推动基金管理人加大人力、资本、研究等资源投入,加强多资产配置和投研能力建设,切实提高中长期资金服务水平。

引导行业总结ESG投资规律,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践行责任投资理念,改善投资活动环境绩效,服务绿色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行业人才、资金、专业等优势,加大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力度。

全面做好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信息平台上线工作,为行业参与养老第三支柱提供有力保障。稳步拓展沪深交易所基金通平台业务功能,为场外投资者投资公募REITs等场内基金提供补充性渠道。

四、货币市场
 

1. 上周流动性相对紧张,主要回购利率上行

上周流动性相对紧张,主要回购利率上行。具体来看,隔夜利率较前一周上行60.54BP至1.88%,7天回购利率上行31.19BP至2.03%。中等期限方面,14天回购利率上行0.84BP至2.06%,21天回购利率上行19.28BP至2.34%,1个月回购利率下行1.26BP至2.22%。


2.上周央行净投放100亿元

上周(2022/04/24-2022/05/04)央行7天逆回购投放600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500亿元,合计净投放100亿元。4月29日,央行票据互换续作,规模为50亿元,期限为3个月,利率为2.35%,均与前值保持不变。月末资金稍显紧张,4月29日的政治局会议传递稳增长的决心,政策底已至。当前疫情拐点已现,持续观测疫情后的复工复产情况,还有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效果。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中证鹏元评级”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