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不良资产处置年
某种程度上,不良资产处置要靠天吃饭!外部的处置环境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回现金额,进而影响到市场参与热情、行业机构的商业模式以及从业人员的规模。相比2018年及之前几年,影响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因素,从经济政策、监管政策、产业链及资产本身,2019年已经变化显著。笔者在猪年首月分别与银行、AMC、投资者、服务商探讨,普遍认为未来一年的不良资产的处置与投资,银行比较乐观、AMC利空多一些,市场投资者与服务商有喜有忧。
一、 宏观:货币政策转宽松,金融机构不良的处置压力得到缓解
从2018年连续降准,到今年初银保监会提出建立“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以及1月份4.6万亿的社会融资增量(同比增50%+);资本市场“妖精”成了“小甜甜”,券商机构喊出历史性的投资牛市来临、请韭菜为国接盘救上市公司与大股东。可以预见2019年金融机构增量业务将大幅增长、投向国企与上市公司、地方融资平台与大基建等应该短期风险可控、续贷、展期等也有操作空间。有了央妈的资金供应与资产增量的大幅增加、续贷展期操作空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监管指标压力、问不良贷款要利润、要流动性的需求的迫切程度也将一定程度上会得到缓解。
从终端处置来看,过去几年过度金融化造成土地、人力等要素成本太高,做工厂不如炒房,创业不如买房,货币宽松的结果是资源进一步向国有企业、政府、大型企业集中,将民营企业从市场中挤出。尽管2月底《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多达23条细化措施,期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帮助遭遇风险事件的民营企业融资纾困。如果仅仅是金融政策的支持,民营企业的盈利情况很难得到根本的改善;不良资产,特别是工业用途的土地、设备,更缺乏消化能力。除了金融政策之外,如果能降低资产价格与社保等人力成本,再结合去年末的大力度减税政策,情况应该会慢慢好起来,工业用途的不良资产去化有望。
当前的宏观政策短期缓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压力,长期还需要其他政策配合、以及宏观经济恢复较快增长才能实现不良的终端消化。
二、 不良资产处置监管政策:洁净出表与AMC聚焦主业
有关不良资产的政策、法规这几年以来一直在加强完善,特别是金融机构资产处置的真实性的合规要求,一直在加强。2016年的56号文《关于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收购业务的通知》,明确禁止AMC作为银行不良资产出表通道或代持,银行各类“调表”业务以及通过理财资金对接不良资产先后被叫停。宇宙行等大型国有企业、几家主要的股份制银行一年上千亿的出表业务在2017年后基本看不到。但事实上与地方AMC的通道、代持类业务合作,可能是信托、地方城商行、农商行等这两年主要的出表方式。今年初《关于加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再次提到不得设置任何显性或隐性回购条款,不得以任何形式帮助金融企业虚假出表掩盖不良。不过嘛,在宏观上宽松、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大背景下,再加上人民群众的创新能力,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城市级的金融机构与地方AMC通过创新的合作还将继续。
AMC回归主业,既是监管政策,更是国有企业讲政治的表现。2018年的华融赖小民事件之后,四大AMC受到的一轮又一轮的巡视、检查、审计,2019年怎么也得好好表现吧。
资金方面的政策。去年末某机构跑路事件之后盛传暂停不良资产私募基金备案,这只靴子没有掉下来,大概是子虚乌有;不过资管新规对资金和资产来源都有规定,要求投资不良资产的私募基金的资金来源是机构投资者以及应当投资持牌的资产公司持有银行不良资产。《关于加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尽管未明确地方AMC“金融机构”的地位,却也有提到鼓励与银行、保险机构合作,利用银行贷款、公司债、企业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资产证券化等多渠道融资。
三、 终端市场供应:商业银行处置总量近2万亿,处置方式多元
从银保监年初发布的数据来看,商业银行的各项指标有所改善,不良率与不良余额都较前一季度有所下降,资产质量下行压力有所缓解。2018年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03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83%,较上季度末下降0.04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为3.13%,较上季度末0.12个百分点。尽管指标有所改善,但不良余额有2万亿之多,在宏观经济增速来到20多年最低的水平情况,存量、增量不良的处置压力还是很大。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从处置角度方式来看,2018年全年处置不良资产初步统计也有2万亿,其中核销9880亿元(比2017年多近2600亿元),通过打包转让约4200亿元(少于2017年),通过债转股等方式处置数千亿元。商业银行处置方式比过去几年更为丰富,从批量打包到倾向终端处置。随着产业链特别是催清收服务商、金融科技的成熟、AIC的团队规模与实施能力的提升,再加上货币与监管的宽松,估计2019年从商业银行流向二级市场的不良资产估计将进一步减少。对整个行业,特别是交易型机构,不是一个好消息。
从区域来看,已公布数据的12个省市的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明显下降,特别是不良资产主力供应的浙江、广东、江苏下降明显。2018年末,浙江的不良贷款率1.15%,不良贷款余额为1209亿元,同比减少269亿元;广东银行业不良率为1.39%,不良贷款余额为1900亿元左右,与上一年持平;江苏的不良率为1.21%,不良贷款余额为1429.31亿元,同比增加约130亿元。北方地区虽有改善,但不良率维持高位,黑龙江、吉林、山西分别为3.24%、4.28%、3.04%;山东、广西、甘肃、广西2018年三季度末的不良率也达3.41%、3.57%、4.02%、4.61%。考虑到经济总量因素,估计2019年不良资产的市场供应量为山东>浙江>广东>江苏。
从不良债务方来看,(没有权威数据,只能综合观点定性来看),不良可能会出现向两极发展的趋势,即向大企业发展(上市公司违约债券数量增加、野火金融招商平台项目平均本金从2000万到了3800多万及近期大量亿元项目上线)、向小微、个人发展(近半年来从小贷公司、房抵贷不良、消费金融的处置需求大幅增加)。
总感觉数据在打架。按照历史经验,不良贷款应该是经济运行的后行指标,要晚于GDP变化;据中金公司研究,这个时间差约为3个季度。GDP增速一直下行,银行不良情况居然好转。银行业的朋友认为可能是银行客户结构变化的结果,这两年商业银行抱团取暖(也很危险,中民投一家就有120家金融机构),向大企业、政府平台集中,或者投向个人房地产按揭等等。
四、 不良资产处置的配套能力,服务机构的成熟提升了终端处置产能
尽管不良资产转让更受关注,但只有把债收回来才能算是完成处置。这一轮的不良资产从13年到现在将近6年时间,因投资、处置需求、财富效应带动了一大批机构、十数万人作为服务机构参与进来,业务模式、产品与服务也逐渐成熟,无疑大幅提高了不良资产的处置产能。
从尽调估值、法律服务、资金服务、交易顾问等专业服务,以及关系撮合、带路看样、材料管理、人才获取与培训、资讯研究等等都有了大量的业务机会。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显示到底多少机构参与,但我们已经能看到数千人的催收公司、数百人全国性的处置服务商、几万人的律师团队(公众号“不良资产头条”的关注用户中昵称中有律师超过3000人)。再就是服务商的商业模式也更为丰富,单一服务到综合服务,从服务到服务+投资,从城市本地发展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服务商。
再就是科技的参与,司法层面的案件信息公开、被执行人数据、失信人名单等,业务流程层面的催收机器人、数据管理系统、交易平台等提高处置的效率。必须要说互联网+的平台前赴后继,虽然目前还没有颠覆不良资产行业的产品与模式,但不可否认,互联网平台的参与在不良资产的信息流通、从业者的人脉网络、行业知识传播以及机构的营销推广等方面贡献巨大。
五、 房地产流动性变差,掐住了不良资产处置的咽喉
不良资产的处置变现能力与速度跟房地产市场的冷热密切相关,房产的司法拍卖关系着整个不良资产投资行业的流动性。2016年以来各大城市住宅翻倍大涨使得大量民营资本瞄上了不良资产中的有关房地产的债权或司法拍卖,住宅拍出好价钱又进一步促使更多机构以高成本的杠杆收购处置资产包,以至于资产包一度炒风盛行。可以说,房地产市场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热度,是交易型投资机构的生命线。
根据浙商资产研究院的报告,2018年全国淘宝和京东司法拍卖市场规模大幅增长,市场流动性略有下降。2018年浙江住宅成交率从8月便开始急剧下降,起始月份比2017年更早,下降幅度也比2017年更大。在拍卖价格方面,2018年浙江住宅变现折扣率从6月开始呈现出明确的下降趋势,变现价相对于起拍价的溢价幅度也相对收窄。总结为供应增加、成交率下降、溢价收窄,这个趋势可能在2019年会有所加强。
图表来源:浙商资产金融评论
再看房地产市场,CRIC监测数据显示2月全国29个重点城市整体成交960万平方米,环比锐减53%,相比2018年降幅达28%,核心一二线城市购房热情依旧没有好转,三四线返乡置业潮意外爽约成交腰斩。价格方面,大数据房价指数(BHPI)监测显示,2019年1月,142个样本城市房价平均环比下跌0.17%,环比下跌的城市达86个。
真不敢预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虽然已是全球最高,有人从人口结构、供需情况认为房地产已在下降周期,也有人从城市化、货币政策、投资保值角度认为房地产还有空间。一方面我们既要“房住不炒”,又要保增长,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是一个短期看政策、中期看供需、长期看人口的市场,大周期套小周期,周期套周期,笔者表示看不懂。
从司法拍卖的数据、年初房地产交易数据只能说目前房地产的流动性在变差,至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不知道何时就推出调控政策,几个月之后的事情,只能赌了。终端处置是要回钱而不是房子。工业地产、商业地产不好处置已有几年;过去几年不良资产转手多于最终处置,有可能已形成了处置堰塞湖,所以2019年有必要关注、重视房地产的流动性。
六、 AMC面临收购难、处置难,2019年的业绩面临挑战
传统不良资产从来不是AMC喜欢的业务,耗费大量人力与资金,实际能带来的利润实际远低于市场的直观认识。但监管部门对AMC的定位、资本市场想听的故事,不良资产又不得不做。
收购市场竞争激烈。据消息人士称,第五大AMC将于今年上半年开业,地方AMC继续扩容,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都有新的地方AMC在审批;有实力的地方AMC还跨区做业务、有关系的非持牌机构借通道,2019年不良资产包一级市场可能变成“5+N”的局面。供需方面,银行处置方式多元,打包的资产在减少,四大AMC回归主业,年度计划投入大几百亿,僧多肉少,最后还是拼价格。地方AMC数量增加,一方面严格业务范围,一方面予以融资政策,浙江、广东等地方的AMC已颇具竞争实力。
资产处置依赖转让方式,被动处置面临资产流动性萎缩。2016年冲入市场收购资产的民营机构一定程度被市场教育了,高杠杆的机构爆仓事件绝不会只有东方成安与东融,目前收购资产的非持牌机构更为理性。AMC一度以资产转让为主要的(90%以上)处置手段,已形成路径依赖;AMC并不擅长司法处置等终端处置方式。2019年,估计各大AMC应会加大资产推介、甚至甘愿为非持牌机构做通道从银行收购资产。据胡巴资产统计,2月份招商资产包来源方面,来自四大的资产包共计312个,排名方面信达>华融 >长城 >东方,来自地方AMC的包共计63个,其他(银行、拍卖行、民营资管及个人的资产包共计156个。
图表来源:胡巴资产
二级市场的非持牌机构情况可能会好点,没有历史包袱(2017年没收太多)的机构,2019年的市场环境应该更为友好。资产方面,资产价格会有所回落,但也别期望太高,有5+N的一级市场拿包格局,价格不会太低;AMC大规模推包,供应量会有所增加。资金方面,相比去年,资金成本已经有所下降(比2018大概下降了1%左右),2019年货币政策趋向宽松,外资、央企、地方政府平台的加入会有一些较低利率资金补充。处置方面,要有持久战的准备,先立足于终端处置,再需求交易性机会;持有较多价格较高资产的机构,重点考虑资产与资金的流动性,必要时敢于割肉。
综上,2019年不良资产处置,对行业类从银行、AMC、非持牌机构、服务商来看,可能银行的日子改善较多,AMC和非持牌机构要做好处置周期拉长的准备,服务商的生意量和服务难度都会增加。2019年,不良资产处置年。
2023年7月22日-23日,诚邀您拨冗莅临。
拿包+尽调+处置+法拍+精华案例全解析!
做好不良资产,学这一门课就够了!
2位深耕该领域的大咖老师领衔主讲,用特殊机会投资视角拆解困境上市公司重组重整中的巨大机遇。
系统提升资产投资、经营、处置实操技能
全面掌握最新结构化融资技能!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