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苏宁消金炼成记:守深耕场景初心,谋科技创新之变

历经10余年发展,中国消费金融行业从萌芽、快速扩张、一片繁荣到回归理性。

作者:欧阳锋

来源:镭射财经(ID:leishecaijing)

历经10余年发展,中国消费金融行业从萌芽、快速扩张、一片繁荣到回归理性。其间,国家扶持政策不断,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巨头等机构争相涌入“蓝海”。

但在新模式、新产品、新服务层出不穷的背后,行业乱象浮出水面。在此背景下,监管出手“止乱”。正本清源之际,诸如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苏宁消金”)等持牌消金机构异军突起,并逐步探索出一条颇具自身特色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当下,消费金融行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一方面,身处经济下行期,利差收窄,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机构日子并不好过;另一方面,刚发布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消费回升,“要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

政策推动下,消费潮逐步回暖,消金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小阳春”。新形式下的市场争夺战已然打响,消金机构凭何抢占先机?5周岁的苏宁消金用“初心”给出答案:“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

01 因场景而生,由场景而长

近年来,在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和居民需求双重驱动下,消费金融市场迎来前所未有增长。零壹财经发布的《2019年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至2019年10月,我国金融机构短期消费信贷规模由0.96万亿元攀升至9.60万亿元,增长10倍,到2020年短期消费信贷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以上。

事实上,2009年之前,消费金融业务主要是银行为主要提供者,发展相对缓慢;2008年美国次贷爆发,受国内经济下滑影响,政府提出以消费促经济的方略,2009-2013年试点阶段,包括消费金融公司、网络小贷、P2P助贷机构等在内的消费金融主体进入市场;2013至2017年扩展阶段,消费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程度不断加深,各个市场参与者的业务模式不断成熟。

期间,以电商为载体、以第三方支付为基础设施、以产业链金融和消费金融为出口、实体与金融相互融合的金融服务新范式崛起——电商系消费金融。其利用得天独厚的场景入口、良好的用户体验和粘性、整体运作能力的成熟、运营成本较低、巨大的流量入口、海量的数据源占得先机。

以苏宁消金为例,依托苏宁智慧零售生态圈场景,全面融入苏宁线下易购广场、家乐福门店、红孩子和线上易购平台,对3C、家电等日常生活消费场景进行全覆盖,并向其他场景消费金融运营平台进行开放赋能,通过API开放接口,拓展文化、体育、旅游、出行等垂直细分消费场景,促使场景生态更加丰富多元。

“苏宁的零售资源与苏宁消金业务实现正向互补,前者为后者提供海量、优质的流量资源,后者则为前者补齐服务闭环,增强客户粘性,缺一不可。”有资深金融行业观察者如是认为。

数据或可佐证如上观点。4月29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2020年一季度报告。今年1-3月,苏宁易购实现营业收入578.39亿元,商品销售规模886.72亿元,线上平台商品交易规模为610.40亿元,占整体销售规模比例攀升至68.84%。总体来看,整体销售规模跑赢行业的同时,亦为苏宁消金展业提供了天然的场景。

另一方面,成立五年来,苏宁消金基于苏宁零售生态圈,不断拓展场景,累计发发放超过250亿元受托支付贷款,综合平均利率近10%,不仅低于消费金融公司行业平均水平,也低于信用卡行业平均分期利率15%的水平。其中,该公司为用户提供了近140亿元的免息分期购物服务,累计为用户节约利息支出近5亿元。

但也需要看到,在前期市场需求刺激下的“大跃进”式扩张中,消费金融行业乱象被逐渐曝出,诸如个人贷款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贷款利率畸高、贷款业务催收不当等问题频发。

“受制于场景限制,机构不得不发放现金贷产品,这确实难以核查资金去向,确保资金用于真实的消费。”某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负责人无奈地说。

以2017年《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为起点,监管政策相继出台,行业发展得以规范,依场景而生的持牌消金机构优势渐显。

“不论消费金融市场发生怎样的变化,其业务核心都是始终围绕场景和用户而开展。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场景就是消费金融的基础。”有消金行业资深人士直言,未来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场景都会越来越集中,也会变得越来越稀缺。苏宁消金已布局的业务与场景实现了生态闭环,将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取先机。

这一发展优势背后是苏宁消金长期坚守的“因场景而生,由场景而长”发展策略。据了解,当前苏宁消金已基本跑通体系内的场景金融服务与盈利模式,并逐步走出苏宁生态圈,为更大范围的场景特别是生活场景提供金融服务。

在多名消金行业从业人士看来,面对消费金融场景越来越垂直、细分的趋势,未来不会出现一家或两家持牌消金机构独大的局面,而是每家机构会在自身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对于持牌消金机构来说,需要把好的产品与场景结合起来,进而使风控体系、资金管理能力与场景端形成有效互补。

02 成长的“烦恼”

场景化探索颇见成效,但也需看到,包括苏宁消金在内的持牌消金公司,甚至是整个消金行业,在成长过程中,亦面临不少“烦恼”。

在经历了监管对P2P、现金贷的整顿,以及打击恶意逃废债的行动,消费金融行业已进入重新洗牌的下半场,整体逐渐回归有序。从2019年持牌消金机构整体业绩情况来看,发展速度明显放缓,行业分化加剧,利差进一步收窄。

苏宁消费金融负责人表示,每家公司的发展路线存在差异,所受到的影响亦有所不同。“近年来,苏宁消金和各方股东并不追求急功近利、爆发式增长的经营模式,一致希望通过加大对现有场景的渗透力度,加强对客户的精细化运营,最终实现‘消费者成本可负担,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均衡发展目标。”

但不可否认,大部分消费金融机构依然面临着共同的难题:资金成本高、支付通道难带来的场景开拓难……

一方面,持牌消金机构资金渠道单一:股东能够提供的资金支持相对有限,面临严格的市场化融资政策监管等,导致消金公司在筹资时议价能力薄弱,资金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尤其是非银行系的消费金融公司融资难、融资贵更加突出,不利于行业公平竞争。

另一方面,支付通道难具体表现在:放款手续繁琐易失败;扣款失败率高还款困难;成本高难以普惠等。

某持牌消金机构高管透露,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均为市场化盈利组织,通过其完成的资金结算均需按其价格标准收费。如消费金融公司合作的部分银行对公司每发放一笔1000元消费贷款,按12期分期来计算,需支付15元的通道费用,成本较高。与此同时,接入场景方后的分润,亦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消金公司的利差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支付通道难直接造成消费金融公司在场景开拓上的“有心无力”。

“监管部门要求机构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时要有场景依托。但在实践中,消费金融公司的具体场景拓展面临诸多困难,主要问题在于其借助的第三方支付通道仅支持单一场景的小范围支付,无法像信用卡一样满足用户多元化消费需求。”某消费金融行业资深人士直言,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有其配套的消费金融产品,不愿外部机构接入;银联在尝试的“机构+指定合作银行(开办二类户)+银联”二维码闪付模式,在用户体验上则相对不足,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场景消费金融发展的空间。

如何破局?业界人士指出,消费金融大力发展场景消费贷款离不开支付工具支持,要解决支付结算难题,一方面,建议监管部门关注消费金融公司依托场景发展带来的支付、放款、还款难题,将消费金融公司的信用支付方式纳入支付结算体系;另一方面,建议由银联向消费金融公司发放BIN号,纳入银联卡清算系统,助力机构打通消费场景的支付难问题,提升用户的场景支付体验。

部分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则建言称,监管应对《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进行总结修改,从顶层制度设计里解决支付难题,并可选择部分消金公司开展支付试点,即让消金公司具备有限支付结算账户功能,进而拓宽消费金融发展空间。

03 新形势下的变与不变

“金融的故事其实就是一部技术的故事。”威廉.戈兹曼在《千年金融史》如是强调技术在金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给消费金融等机构带来挑战的同时,亦倒逼其转型升级,金融科技赋能作用进一步凸显。多名消金行业从业者认为,接下来,真正有技术实力的消费金融公司将迎来窗口期。

苏宁消金正是众多金融科技践行者中的一名佼佼者。据了解,经过5年的积累与沉淀,其已搭建起完善的科技架构,并实现了金融科技能力的对外输出。

公开资料显示,为有效应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并发量高、数据量大等新形势新特点,苏宁消金采用了分布式架构技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搭建了涵盖前台、中台、后台服务层、数据服务层、外联网关层、基础服务层,覆盖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管理的系统架构,能够高效对接银行、科技公司等机构。

“除服务自身(客户)之外,苏宁消金还通过SAAS服务模式向中小银行、催收公司提供相应的风险管控、贷后管理能力。”苏宁消金负责人透露,公司还将加强前沿科技研究,进一步加大金融科技的输出,积极为行业赋能。

当前,随着各地有序复工复产,消费潮逐渐回暖,消费金融有望迎来新一轮“小阳春”。如何在新的发展浪潮来临之际,占取竞争高地?多名消金行业从业者给出答案:回归初心,深耕场景,发力科技,创造价值。这就要求机构必须聚焦市场形势变化,更多的提升应对疫情影响的服务能力,通过底层扎实的科技平台更好地链接线上线下消费场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最后,苏宁消金负责人表示,场景消费金融模式的发展空间值得期待,虽然当前依然存在一定的挑战,但随着市场的开启,政策的完善,模式的创新、科技的运用,行业一定能够转危为机,实现自身发展的提质增效。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镭射财经”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盛会邀请】2024大连·特殊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报名开启(11.15-11.16)

年卡会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