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消费金融系列】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三)

概要:在经济转型升级、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各类创新的消费金融产品层出不穷。

作者:一段棉线

来源:一段棉线的投资思考

概要:在经济转型升级、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各类创新的消费金融产品层出不穷。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其底层资产“小额分散”的特性,受到各类金融机构的青睐。本文以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的逻辑为主线,分析了当前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行业状况,指出了机构投资者介入的顾虑和应对策略,并提出资产证券化服务商是促进消费金融市场良性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根据2016年5月28日智信资产管理研究院与京东金融在北京联合举办的“智信资管沙龙23期·消费金融资产及其证券化”主题活动的交流纪要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允许,请勿转载)

三、正在崛起的“资产服务机构”,为消费金融资产流转增加流动性

目前,国内原始权益人和资产服务商往往是同一家机构,而在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中,已经演化出专业的第三方资产服务机构。资产服务机构能够负责优选资产质量稳定的消费金融服务公司,拥有大数据资产筛选和风控能力,构建资产管理和证券化产品发行管理系统,并以买方视角对其介入交易的零售资产进行甄别、注入信用并进行全程风控,设计产品架构、创设证券化产品。

通常来说,带有资金中介服务能力的资产服务商可为市场提供以下服务:

1、帮助消费金融公司实现高效融资

首先,针对传统融资审批手续繁琐、耗时较长,用款需提前预约并缴纳保证金的融资方式,资产服务商可根据消费金融公司的流动性要求,提供更高效灵活的放款服务。

其次,资产服务商可以帮助优化消费金融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本金使用效率。从利润表的角度,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可以直接反映在ROE的提升中;从风险管理角度,通过将部分资产的风险与收益转移出表,可更为精细的管理公司在自身资产组合上的风险敞口。

此外,针对消费金融公司生成并持有信贷资产,以重资产、存贷息差为主的盈利模式,资产服务商可推动消费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升级,通过表外生成、运营资产,以轻资产、收取服务费等中间业务获取利润,推动消费金融公司业务的规模化扩张。

2、帮助金融机构将原始资产转化为标准金融产品

从底层资产筛选/交易对手尽调,产品结构设计,信用增进到后端系统开发,资产服务商的价值在于为金融机构实现全流程的一站式服务,消除资产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使优质的原始资产转化为买方可理解、信息披露完善、风险可控的标准化金融产品。

在资产质量方面,由于入池资产均对接资产服务商的系统,进行逐笔复查式审核,保证了入池资产具有稳定的信用风险表现。在资产保真方面,资产服务商可通过第三方支付掌握放款/扣款第一手的流水信息,与债务人一一对应,把控资产真实性。在尾端风险的控制上,资产服务商有能力在消费金融公司丧失清偿能力时为交易提供流动性,并代为追偿资产。

交易结构设计方面,交易往往采取优先劣后安排,劣后比例需要对静态不良率进行充分覆盖。与此同时,资产服务商进行全流程风险管控,定期/不定期对底层资产进行人工抽验,结合系统化管理双重确保资产真实性。此外,还可以根据交易具体条件灵活安排各类触发机制,结合底层资产真实表现控制资产交易风险。 

破产隔离方面,通过信托结构设计,实行彻底破产隔离,资产归属于SPV、资金账户为托管或真实监管账户,资产服务商掌握底层债务人信息,确保出险时资产处于实际可回收状态。

因此,发展专业的资产服务机构,能够解决资产方与资金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规模扩张和良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四、机构投资者应如何对待消费金融资产投资?

目前,消费金融业务的广阔发展前景已经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从金融机构自身的角度来看,消费金融资产既是对“资产荒”时代投资品匮乏的补充,也是机构拓展投资品类、进一步提升精细化投资能力的良好时机。

1.通过接触相关业务,积累投资经验

从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来看,由于进入时间的差别,机构投资者对于这类资产的态度存在较大差异。

对于前期投过多支消费金融ABS的机构投资者而言,普遍将消费信贷资产视为创新型固定收益资产或信用债的有益补充。在此类业务开展早期,由于参与的机构较少,发行利率较高,存在一定的套利空间。而在充分了解风险的情况下,机构通过参与夹层投资也能获得更高的信用溢价。

对于还未参与过消费金融ABS投资的金融机构来说,对消费信贷资产的了解往往还不够深入,对产品的疑虑及困惑较多,因此更加看重融资主体自身的信用水平。

随着消费金融资产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机构投资者应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尽快介入这一领域的投资,可以尝试与消费金融公司进行技术系统的对接,实现信息的对称化、透明化,亦可以和正在成长的资产服务商建立合作关系,增进了解、积累经验。

2.深入了解消费类资产的特性,把握实质风险

(1)违约率低的资产vs违约率稳定的资产

由于历史原因,多数金融机构更加关注资产不良率的绝对水平,通常会认为不良率低的资产一定比不良率高的资产好。但消费信贷业务具有其特殊性,不同客群、不同产品定位基本决定了其业务不良率的基准水平。而针对满足大数法则的消费信贷资产,由于其发生坏账的概率和实际的坏账损失率是近似相等的,在这一条件下,投资人应更加关注违约率的稳定性情况。无论任何一类信用水平的客群,只要消费金融公司能够通过提供合适的信贷产品,将违约率预期稳定下来,并保留业务利差空间,就具有了持续经营的基础。在这类资产的投资上,资本市场投资人也应尽快建立“风险不是不良率绝对值的高低,而是不良率的波动”这一认识体系。

(2)理解应用大数据风控的前提条件

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消费金融公司快速识别具有稳定模式的业务风险,并应用于消费信贷业务中的反欺诈和客群分类领域,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在于:

I. 模式客观存在,试图在无规律的空间中使用数据分析技术是徒劳的;

II. 累积的数据点应该足够多,数据总量基本可以覆盖业务生命周期中的各类情景;

III. 应用场景应较为单一,将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得出的结论贸然应用于不同业务逻辑下的其他产品场景往往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基于以上诸多原因,对消费信贷资产组合表现的高频、长期监控非常必要。每类业务、每类客群风险表现的长期稳定性是开展业务的基础条件,机构在投资消费信贷细分领域时要格外关注数据在历史周期中的覆盖程度,并着重分析数据在稳定性方面的表现。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一段棉线的投资思考”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盛会邀请】2024大连·特殊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报名开启(11.15-11.16)

年卡会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