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 2023不良资产大会昆明站

    400+产业端、资产端、处置端专业人士齐聚,2023不良资产大会火热报名中!

2021年的投资该怎么做?

经济谬论:牺牲生命保增长。

作者:政信三公子

来源:政信三公子(ID:whatever201812)

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因为之前立过年内分享150本书的Flag,所以今天继续。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写了本书叫《大重构:后疫情时代》。简单摘录几段分享给大家:

2020年年初的世界已经成为历史,在这场疫情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根本性变化正在逐渐显现,有些学者开始提出新冠纪元前和新冠纪元后这样的纪年方法。

在疫情新常态的过程中,连锁反应难以预料,我们关于世界可能呈现或者应当呈现何种面貌的许多信念和假设将烟消云散。

经济谬论:牺牲生命保增长。

人们围绕拯救生命还是挽救生命,要生命还是要生计的问题争论不休。

这是一个错误的取舍问题。

姑且不论牺牲一些人的生命来挽救经济是否属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放弃生命并不会改善经济状况。

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1点:供给方面。

过早放宽限制和社交隔离要求将导致传染加快,会有更多员工和工人受到感染,更多企业停工。

另一个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是员工因担心被感染而拒绝重返岗位。

第2点:需求方面。

这一点可归结为经济活动的根本性决定因素:

情绪。

因为消费者的情绪才是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唯有消费者的信心得以恢复,经济才能恢复到某种形式的常态。

个人对安全的感知驱动着消费者和企业的决策,这意味着经济的持续好转取决于两点:

对疫情消退的信心(否则人们就不会消费和投资);

以及全球范围内战胜病毒的证明(则人们就无法在本地及出行时感到安全)。

这场大流行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前所未见,不仅速度更快,而且后果更严重。

即便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大萧条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GDP下降10%,以及失业率超过10%,都用了数年时间,而这次疫情下,在2020年3月,短短三周内就出现了灾难性的宏观经济结果,特别是失业率急剧增长,GDP增长率暴跌。

新冠疫情使供需两端均陷入危机,使全球经济出现100多年来最严重的衰退疫情,如果长期存在,必将成为所有金融危机的根源。

疫情爆发后,系统重要性国家的央行几乎立即决定降息,同时启动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方案,印制必要的货币,使政府得以维持较低的借贷成本。

美联储承诺购买长期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证券,欧央行则承诺购买各国政府发行的任何工具,成功缩小了欧元区中经济实力参差不齐的成员国之间的借贷成本差额。

2020年全球政府支出中,总体刺激方案的规模可能超过全球GDP的20%,但各国之间差异明显,德国将达到33%,美国仅高于12%。

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财政支出扩大的影响差异巨大。

在高收入国家,高额债务被认定为可持续并能维持后代的福利成本,因而这些国家具有更大的财政空间。

原因有二:

其一,央行承诺购买维持低利率的所有必要债券;

其二,由于不确定性会继续抑制私人投资并刺激预防性储蓄,各方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利率将保持低位。

相比之下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情况更糟糕。

他们绝大部分不具备应对危机所需的财政空间,容易出现大量的资本外流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现象,这意味着他们一旦推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汇率必将遭受重创。

央行官员逐渐成为民选官员的附庸,旨在保持货币与财政当局各自独立性的人为壁垒已被拆除。

如今不难设想:

今后政府将试图对央行施加影响为基础设施或绿色投资基金等重大公共项筹集资金。这些政策结束后,政府的某些干预措施(比如维持劳动者的工作或保护企业免于破产)可能将长期存在,即使情况有所好转,公众和政界仍可能要求保留这些计划。

所以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在于,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的隐性合流,可能导致不可控制的通货膨胀。

政策制定者将大规模推行完全货币化(不通过标准的政府债务人融资)的财政刺激措施,这就是现代货币理论(MMT)和直升机撒钱比喻的由来。

因利率已经趋近于零,央行无法通过传统的货币工具(即降息)来刺激经济,除非决定实施深度负利率政策,但这可能存在较高风险,多数央行反对使用。

因此政府必须通过提高财政赤字(在税收下降的同时增加公共支出挨推出刺激措施。

简单来说,现代货币理论就是政府将发行债券供央行购买,如果永不回收,就如同货币融资及财政赤字的货币化(通过央行购买政府发行的债券实现),政府可将这些货币投入适当用途。

如直接给有需要的人发钱,即所谓的直升机撒钱,这种理论确实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可行性,但它牵扯到一个重要的社会期望和政治控制问题:

一旦公民意识到神奇的摇钱树能生钱,将会强烈要求民选官员印发更多货币,这最终会导致通货膨胀。

担心通货紧缩的人士指出,面对劳动力市场崩溃和商品价格大跌,通货膨胀率回升遥遥无期。

而忧虑通货膨胀的人士,注意到央行资产负债表和财政赤字大幅增加,质疑这种情况怎么可能不导致通过膨胀,而且是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他们以一战后的德国和二战后的英国为例,1923年德国试图用通货膨胀减轻国内的战争债务负担,结果引发恶性通货膨胀;英国则依靠少量通货膨胀逐渐偿还二战后的巨额债务(占GDP的250%)。

担忧人士认为:

短期内通货紧缩的风险更高,但也同意鉴于不可避免的大量刺激措施,最终还是会形成通货膨胀。

在当前关头,很难想象通货膨胀会在近期内升温,生产活动的回流可能引发偶尔的通货膨胀,但程度有限。

老龄化和技术(两者在本质上都将引发通货紧缩)等明显的长期结构化趋势,加上极高的失业率,将抑制未来多年的工资增长,对通货膨胀率造成巨大的下行压力,在后疫情时代强劲的消费需求不太可能出现。

大范围的失业,大量人口的收入降低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都可能促使预防性储蓄增加,当社交隔离措施最终放宽时,被压抑的需求可能引发些许通货膨胀,但这可能只是短期现象,不会影响长期的通货膨胀预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认为:

只有同时具备以下三个要素,才可能产生通货膨胀:

一是债务占GDP的比重大幅上升,升幅超过目前预测的20%~30%;

二是中性利率(保持经济增长所需的安全实际利率)大幅上升;

三是由财政主导货币政策。

其中,每种情况单独出现的概率很低,三者同时出现的概率则更低。

从目前看,名义债券和通胀指数债券之间的低利差表明,最终会出现长期维持极低通货膨胀率的情况。

未来几年高收入国家,很可能面临于过去几十年的日本类似的情况:

结构性需求疲软,

通货膨胀率极低,

利率超低。

这种现象是一种无望组合:

无增长,

无通货膨胀,

债务高企。

大过年的,估计看到这里,大家已经昏昏欲睡了。不方便随意评论政策,简单胡聊几句:

欧元之父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已经是烂大街的理论了。如果说,我们:

既要政策独立性,又要汇率稳定。那么,没说的那个三角,即资本自由流动,就

嘿嘿嘿。

不流动就是固化呗。

股市扩容的进度如果跟不上资本转移的速度,那么充裕的流动性:

要么跑到房子上,要么跑到大宗商品或物价上,要么被各种割韭菜。

2021年,投资策略很难做。

不管是固化到房子上,还是固化到大宗或物价上,都很困难。

因为这两者的流动性很糟糕,受监管政策的限制很大。

就算房价涨到100w/平,养猪的价格涨到10w/头,只要来一波限制交易,或者指导收购价乃至直接定向收购,这些也不过就是纸上富贵。

割韭菜其实是个好思路,只不过不够道德。

割韭菜包括两类:

一类违法,一类合法。

违法的是存量分配,比如空气币,不创造任何价值,属于破坏性收割,连根刨;

合法的是盘活增量,比如AMC,比如法拍房,比如高收益债等等。

当然,还有最有价值的方式,就是和时间做朋友,投入到实体经济发展的产业投资热潮中。

随着股市的不断扩容,现在是搞产业的最好时期,退出路径非常清晰和便捷。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政信三公子”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