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 2023不良资产大会昆明站

    400+产业端、资产端、处置端专业人士齐聚,2023不良资产大会火热报名中!

​是你?城投债券终于要打破刚兑了吗?

只要没钱,啥类型的产品都难言安全。

作者:政信三公子

来源:政信三公子

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1)

17某某01,主体BB+,债项AA+,本周六到期,到现在还没有兑付。

担保方是地市级纯城投,听说市里已经表态,按市场规律办。这句话相当于:

老子不管了。

听说担保方本周在上海撸机构,做最后的努力。鉴于之前已经技术性违约过,当前又非特殊时点,常在河边走,难免湿了鞋。

过去,大家闭眼撸城投债的逻辑很简单:

十几万亿的存量,谁都不敢首先违约。

这句话似乎有道理,但是当年,大家撸城投非标的时候,也是这个逻辑。

现在呢,被现实打的脸疼。不还钱可不叫违约,叫展期。

城投违不违约,违约成本高或者低,固然是融资人在违约前要综合考量的因素,但是,不管是非标还是标:

只要没钱,啥类型的产品都难言安全。

所以现在提非标转标,做些标准化的非标,前途如何,实在难以判断,只能个例分析。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检查前烧粮仓”这个梗?

烧粮仓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被动烧粮仓,适用国企。

有项目违约或者有领导被查,那么就借机把历史问题都充分暴露,该查查该抓抓该甩甩该救救,然后轻松再出发。

第二种是主动烧粮仓,适用民企。

即故意暴露风险,然后借机把历史问题都充分暴露。既然没有能力刚兑,那么就市场化方式解决。

能解决早就解决了,既然解决不了,那么所谓的“市场化方式解决”,就是“买者自负”。

不管是哪种,既然选择了“烧粮仓”,那么即便引爆风险的项目可能只有几个亿,相对于动辄几千亿的管理规模和动辄上百亿的总资产来说无足轻重,但随后就发现:

如同发现了蟑螂窝一样,各种历史问题都借机暴露了出来,呼啦啦几百亿的不良出现了。

很多人在自我安慰,难道就坐视系统性风险到来吗?

内债从来都不算债,规模再大都不可怕,也不可能成为系统性风险。

外债是必须要还的,而内债无非是央行资产负债表上数字的调整而已。

如果连地产灰犀牛都可能说杀就杀,那有什么,还可以抱有侥幸呢?

土地财政、政府平台、房地产、金融机构,这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四大支柱。其历史功绩不可回避,但时代变了。

首先,聊聊房地产的趋势。

中国人均住房面积高达39㎡,甚至超过了英国、俄罗斯和韩国等发达国家。

所以房地产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总量的问题,而是“被平均”的问题。进行存量的再分配,靠市场力量是办不到的,市场化只会加剧马太效应和贫富分化。

同时,房地产挤压了消费,让买得起房的人因为要还贷而不敢消费,买不起房的人因为要攒钱而不能消费。

这意味着,靠市场的力量,已经积重难返,只能另起炉灶。要想进行存量分配,首先要把存量收到自己手里;要想刺激消费,在锁住交易流动性的背景下,虽然房价没什么波动,但是要让还贷利率降下来,要让有消费潜力人群的买房补贴提上去。

三架马车,主要靠内需消费了。凡是和扩大老百姓内需消费能力背道而驰的,统统要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其次,聊聊政府平台的趋势。

政府平台占用了太多的信贷资源,挤压了实体企业及中小微的额度。

所以市场开始分化了。

省级平台更加有担当,继续撸国计民生大项目,保证基本盘不翻车。市县级平台以化债和存量盘活为主,把宝贵的信贷资源让给实体经济和中小微。

如果信贷资源很充裕,那么低层级的政府平台就是个二道贩子,是个统贷统还的角色。实体经济围绕着政府平台找饭吃。

可惜,烧粮仓和掀盖子的时候到了。

假如房地产的灰犀牛要被处置,那么银行的不良率可能飙升到10%乃至20%甚至30%。

在信贷资源极其有限的背景下,决策层面是否还能容忍低层级的政府平台和国企继续挤占信贷资源呢?

具体到业务层面,大概有两类:

首先,非标的资金是没资格和省级平台合作的,但是产业可以。

所以非标资金要想介入省级平台,就要和能接受高利率的产业资本绑定在一起,从招商引产的角度去切入。

其次,低层级的平台逐渐沦为旁氏。

不管是通过标准化产品还是非标产品,都属于借新还旧赌信仰,睡得着吗?

对于低层级主体,只能从资产端切入,通过运营植入,盘活存量资产,再ABS或ABN出去。

不管是那种方式,单纯靠金融工具,只能是接盘侠的角色。产业的时代来临了。

我早已经对传统信贷丧失了兴趣,花了3年多时间来尝试转型,选择了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养老。

属于消费端。但是,如果不和地产结合起来,只靠运营会赔光机构的裤衩;如果不拿着资产却又销售会员卡等金融产品,就会把老人坑的赔光裤衩。

只有把重资产和会员卡结合起来,才是最稳妥的路径。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综合成本要打到6%以下才可以。

高利率的房地产不死,高利率的平台融资不限,很多像养老一样有利于消费扩大内需的行业,是发展不起来的。

如果和你说,我这里有个产品,真股权投资,5%的预期收益,你感不感兴趣?

感兴趣才怪!5%可以到银行存保本保息的大额存单了!

所以,我是最盼着非标速死的人之一。要想新生,先要革掉自己的命。

第二个方向是存量盘活。

国企和政府平台手里的有盘活潜在价值但是目前已经被搞死的资产和项目还是很多的。

既可以低价收资产,还可以给对方提供一大笔钱来解渴解套。

为什么推不下去呢?

再烂的资产,在当前环境下,在某些地区,也早被拿来包装过N次融了X笔资金了。一女多嫁,沦为了套贷的工具,谁会在意真实的那点收益呢。

假如一个资产价值5亿,套贷了20亿,你觉得,平台公司敢不敢盘活这个资产?

除非平台公司债务重整,20亿的贷款债权打2折到4亿,比市场价5亿还低,这样才能吸引到产业投资人。

因为如上原因,我的资产盘活业务同样搞不动。

对于金融机构,要拓宽自己的护城河,东方不亮西方亮。

过于留恋短平快的高利贷,当灰犀牛形状的火车冲到跟前时,是来不及躲闪的,只能被卷到车轮子底下去,溅一地血。

对于前台业务人员来说,就算是头猪,被风口吹到了天上。当风停了要降落时,也要提前做好选择,找准方向。

掉湖里还能顺路调戏下仙女,掉地上可就是一坨肉饼了。

(二)

达利欧新写了篇文章《The Big Cycle of China and Its Currency》,里面有三点值得重视:

其一,美国在持续债务货币化。其他国家不跟进印钞,那么持有美债就是负收益。

货币霸权包括印钞和全球化的清算系统。前者决定数量,后者决定流通。两者都得去美国化。

其二,非常担心第四次台海危机。中美都不能输,而双赢是不可能的。美国如果输了,就是耻辱和霸权衰弱的转折点。

其三,从历史看,战争具有如下几种形态,分别是(1)贸易/经济战争;(2)技术战争;(3)地缘政治战争;(4)资本战争;(5)全面军事战争;(6)制度和文化战争。

1246已经发生,5不太可能,那么3,发生的可能性大不大?

东部战区已经在台海进行多次实战演练了,周边某些医院也进行了战备准备。

名称从“解放军”变更到“国防军”,就差这次“解放”了,如此荣耀,谁能忍得住?

来都来了。

如果开始,烧了金融的粮仓又如何?与其被外撤资本洗劫,还不如自己先烧。

(三)

有些时候,提前还款不代表风险在下降,也有可能是想把老百姓的钱先还了,然后再慢慢和机构耗。

有些时候,利率下降往往伴随着资产质量下降,因为别家的资产质量下降得更快,金融机构为了吃饭,只能在垃圾里挑个不太垃圾的。

苟着吧,等风来。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政信三公子”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