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和黄金不是对冲关系,而是同涨同跌的互相增强关系。
作者:政信三公子
来源:政信三公子
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懂王滥征关税虽然薅到了钱,却面临合法性的质疑。于是懂王神之一手破局:
①发钱。
拿一部分关税加征收入:
给居民(不含高收入人群),
人均发放不低于2000刀的补贴。
②化债。
再拿一部分关税加征收入:
给财政用于偿还到期债务。
这下子,获得好处的居民和财政,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又怎么好苛责懂王呢?
受此影响,美股和黄金又涨起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
今年以来,
美股和黄金不是对冲关系,
而是同涨同跌的互相增强关系。
AI+黄金的哑铃结构,作为主流策略:
AI涨了,再平衡到黄金上,金价涨。
金价涨了,再平衡到AI上,AI又涨了。
同理,在国内:
“科技+红利”的哑铃也是主流策略。
蓓总最新的报告里写道:
“我现在的持仓让我感觉很舒服,一半是顺周期且高股息的股票,这部分能受益于保险资金的流入;另一半则是中证500股指期货(IC)这样的指数产品,既能跟随市场上涨,还能获得一部分增强收益。”
上述策略简单说就是:
红利+科技。
同时,资产内部也要对冲。
蓓总写道:
“我们在资产类别内部也经常进行对冲操作。例如,在购买中证500股指期货(IC)的同时,可能会卖空一些个股;或者在购买个股时,用沪深300股指期货(IF)进行保护。同样,在商品和债券领域,也可能进行类似操作,比如买短债卖空长债,或者买黄金卖空铜等。”
今天恰巧读到千X资产的多策略观点:
“股票端使用指数增强策略,债券端使用国债期货策略,商品端使用CTA策略,同时使用风险平价模型,使各类策略对组合的风险贡献均等。
公司称,在商品期货、国债期货、股指期货上均为多空双向交易,相较于对标资产,长期来看均有超额收益,且对极端行情应对更通过量化手段实现多策略产品布局。”
上述策略简单说就是:
大类资产再平衡,内部多空对冲。
这个策略,和蓓总的思路异曲同工。
其实大家留意公号的话,
也发现了我今年的主要尝试在于:
①更多用期货表达观点。
头寸占用小,交易灵活方便。
②不同资产内部进行对冲。
相较于大类资产间的对冲更精细化。
为什么大家都在搞磕CP策略呢?
因为全球市场都处于进退之间:
科技胜则繁荣,
债务胜则崩盘。
看繁荣就要买科技,
看崩盘就要买黄金。
在进退之间,两面下注最稳妥。
虽然我一直是这么想的,
但我的缺陷在于胆小畏高:
觉得科技和黄金太贵了,
于是退而求其次找次优解,
老登风的拿红利股和债券对冲。
而众所周知:
次优解的效果往往不如最优解。
直到昨天,哥们狠狠骂醒了我:
你这次优解一股子老登味,tui!
你这种做法,特像婚前买三金:
男方觉得黄金贵,于是买铜包金。
女方听说后,一本正经的安慰男方:
勤俭持家挺好。只是,
铜首饰戴一戴会变绿的。
只要你不介意,我也无所谓。
2023年7月22日-23日,诚邀您拨冗莅临。
拿包+尽调+处置+法拍+精华案例全解析!
做好不良资产,学这一门课就够了!
2位深耕该领域的大咖老师领衔主讲,用特殊机会投资视角拆解困境上市公司重组重整中的巨大机遇。
系统提升资产投资、经营、处置实操技能
全面掌握最新结构化融资技能!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