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大家的投资策略都在磕CP

美股和黄金不是对冲关系,而是同涨同跌的互相增强关系。

作者:政信三公子

来源:政信三公子

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懂王滥征关税虽然薅到了钱,却面临合法性的质疑。于是懂王神之一手破局:

①发钱。

拿一部分关税加征收入:

给居民(不含高收入人群),

人均发放不低于2000刀的补贴。

②化债。

再拿一部分关税加征收入:

给财政用于偿还到期债务。

这下子,获得好处的居民和财政,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又怎么好苛责懂王呢?

受此影响,美股和黄金又涨起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

今年以来,

美股和黄金不是对冲关系,

而是同涨同跌的互相增强关系。

AI+黄金的哑铃结构,作为主流策略:

AI涨了,再平衡到黄金上,金价涨。

金价涨了,再平衡到AI上,AI又涨了。

同理,在国内:

“科技+红利”的哑铃也是主流策略。

蓓总最新的报告里写道:

“我现在的持仓让我感觉很舒服,一半是顺周期且高股息的股票,这部分能受益于保险资金的流入;另一半则是中证500股指期货(IC)这样的指数产品,既能跟随市场上涨,还能获得一部分增强收益。”

上述策略简单说就是:

红利+科技。

同时,资产内部也要对冲。

蓓总写道:

“我们在资产类别内部也经常进行对冲操作。例如,在购买中证500股指期货(IC)的同时,可能会卖空一些个股;或者在购买个股时,用沪深300股指期货(IF)进行保护。同样,在商品和债券领域,也可能进行类似操作,比如买短债卖空长债,或者买黄金卖空铜等。”

今天恰巧读到千X资产的多策略观点:

“股票端使用指数增强策略,债券端使用国债期货策略,商品端使用CTA策略,同时使用风险平价模型,使各类策略对组合的风险贡献均等。

公司称,在商品期货、国债期货、股指期货上均为多空双向交易,相较于对标资产,长期来看均有超额收益,且对极端行情应对更通过量化手段实现多策略产品布局。”

上述策略简单说就是:

大类资产再平衡,内部多空对冲。

这个策略,和蓓总的思路异曲同工。

其实大家留意公号的话,

也发现了我今年的主要尝试在于:

①更多用期货表达观点。

头寸占用小,交易灵活方便。

②不同资产内部进行对冲。

相较于大类资产间的对冲更精细化。

为什么大家都在搞磕CP策略呢?

因为全球市场都处于进退之间:

科技胜则繁荣,

债务胜则崩盘。

看繁荣就要买科技,

看崩盘就要买黄金。

在进退之间,两面下注最稳妥。

虽然我一直是这么想的,

但我的缺陷在于胆小畏高:

觉得科技和黄金太贵了,

于是退而求其次找次优解,

老登风的拿红利股和债券对冲。

而众所周知:

次优解的效果往往不如最优解。

直到昨天,哥们狠狠骂醒了我:

你这次优解一股子老登味,tui!

你这种做法,特像婚前买三金:

男方觉得黄金贵,于是买铜包金。

女方听说后,一本正经的安慰男方:

勤俭持家挺好。只是,

铜首饰戴一戴会变绿的。

只要你不介意,我也无所谓。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政信三公子”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盛会邀请】2024大连·特殊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报名开启(11.15-11.16)

年卡会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