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会计师事务所认为上市公司财务有问题。
2019年9月27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更新了一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会计师事务所被判赔偿股民损失的案例,会计师败诉。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19)川01民初2806号民事判决书,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六十三条、六十九条、第一百七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五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四项、第二十一条、第二十四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五条之规定,判决:一、被告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因虚假陈述给原告陈书霞造成的损失21110.45元;二、被告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被告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上述责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三、驳回原告陈书霞的其他诉讼请求。
以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成千上万的股民如果起诉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提供审计、评估服务的中介机构可能被罚的底儿掉。
如何识别上市公司三大报表造假至关重要。首先我们要清楚凡是会计师事务所不愿意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会计师事务所认为上市公司财务有问题。
会计师事务所可能出具的意见,有5种: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 | 会计师事务所真实意思 |
1、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 没有发现造假行为,但也不能保证是真的 |
2、带强调事项段或其他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 有造假行为,至少是在粉饰报表 |
3、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 财务造假,别信报表 |
4、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 对于这等拙劣的造假行为,我们无语了 |
5、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 这家公司是骗子 |
只有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年报才有看的价值。其他的表述就意味着公司财务有问题,直接淘汰掉。
其次,资产项中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款项、存货、在建工程、长期待摊费用这几个科目如果出现异常变化,需要重视,这几个科目是财务造假的高发科目。
最后,负债项中的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这几个科目如果出现异常变化,也需要注意,偿债危机往往是从这几个科目开始的。
只有了解三大报表每个科目的知识,风险点,才能快速准确发现有造假嫌疑的上市公司。比如根据合并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计算出某上市公司职工平均年薪不到2000元,这个数值包含公司为职工缴纳的社保费用部分及代扣个人所得税。可见某些上市时间比较久的公司不再或懒得“整容”应付证监会了。
我们以上市公司海天味业的财务报表举例。
一、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是公司持有的没到期或没贴现的票据。可以看到海天味业2016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应收票据科目金额为0。这说明海天味业没有应收票据。虽然海天味业没有应收票据,还是要了解一些应收票据,因为几乎每家上市公司都有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是一家公司在市场中与其他公司进行业务往来产生的。公司生产好了产品需要卖掉,要么是先收钱后给货,要么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要么是客户先把货拉走,后期给钱,这就形成了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
对于卖方而言,销售货物产生了“应收票据”,记录在资产项;对于买方而言,购买产生了“应付票据”,记录在负债项。由于票据的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所以应收票据相当于卖方为买方提供了一次短期的无息贷款。
应收票据分为银行承兑票据和商业承兑票据两种。银行承兑票据是银行承诺兑现的,持有到期,持票方确定可以拿到现金。
在票据没有到期前,持票方如果需要现金,持票方可以拿该票据到银行“贴现”,只是拿到的实际金额会略低于票面金额。总之银行承兑票据是有银行做担保的,持票人一定可以拿到钱。银行承兑票据约等于现金。可以把银行承兑票据当作准现金看待。
商业承兑票据的可靠程度没有银行承兑票据高,持票人能否拿到钱,取决于开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诚信水平。不过总体来看,目前商业承兑票据违约的概率还是很小的。
了解了银行承兑票据和商业承兑票据的不同,通过查看两种票据在票据总额中的占比以及变化趋势,就可以大概了解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销售政策。
如果一个公司没有“应收账款”,只有“应收票据”,而且应收票据中全部是“银行承兑票据”这说明这家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是很强势的,而且销售政策也是比较保守的。这说明公司的竞争力和风控能力都很强。这基本是行业前2名的特征。当然这和行业本身也有很大的关系,不同行业会有很大的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待。
如果一家公司没有“应收账款”,只有“应收票据”,但“应收票据”中主要是“商业承兑票据”,这说明公司在行业的地位也相对较强,有较强的竞争力,公司的销售政策相对宽松一些,但是标准还是较高的,风险控制能力也较强。
如果一家公司的“应收票据”一直都是“银行承兑票据”,某年“商业承兑票据”突然大量增加,就预示公司的产品或销售遇到了困难,开始放松销售政策。这是公司由好转坏的起点。
例:格力电器
格力电器2016年“应收票据”分类列示,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的时候格力电器的“应收票据”中全部都是“银行承兑票据”,但是到了2016年中,格力电器的“应收票据”中开始出现“商业承兑票据”,虽然额度不大,但是值得注意。因为格力电器过去很多年的“应收票据”中全部都是“银行承兑票据”。
前期格力电器的“应收票据”中全部都是“银行承兑票据”表明格力电器在行业中的地位很强势。事实上格力电器也是中国空调行业的老大。
2016年的这个变化说明,虽然格力电器依然是行业的老大,但是强势地位有所下降。也可以理解成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之下,格力电器为了能保住销售额,销售政策变的比以前宽松了一些。当然一年的数据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而且要确定这个结论我们还需要通过其他方面的数据去验证。但是这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号。
如何通过“应收票据”科目识别公司的风险。
注意以下2种情况:
1、应收票据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增幅较大;2、原来只有银行承兑票据,某年商业票据开始出现。
以上2种情况都是异常的,异常往往意味着问题,异常往往意味着风险。
第1种情况,正常情况下该比值应该是稳定的。该比值增幅较大,我们就要寻找原因,如果找不到合理原因。我们就可以认为公司有问题。
事实上该比值增大并不一定完全是坏事,需要分情况来看。如果公司“应收账款”下降了,而“应收票据”有了同比例上升,这说明公司的销售政策变严格了。这说明公司的发展在变的更好。
如果公司本来就没有“应收账款”只有“应收票据”,此时比值的上升可能表明公司销售遇到了问题。
第2中情况,往往预示这公司的销售遇到了困难,公司开始放宽销售政策。公司的风险在悄悄增加。
应收账款就是“白条”,买方签了一份购买合同,没有付钱,就把货拿走了。后期钱能否收回全看买方的信用。这样的“白条”交易,对于卖方而言就是“应收账款”,记录在卖方的资产项里。对于买方而言,就是“应付账款”,记录在买方的负债项里。
正常情况下应收账款是因为公司销售产生的。但是还有一种非正常的情况,就是因为特殊目的而产生的。比如某公司需要增加当年的利润,但是正常的经营是达不到的。公司为了达成利润目标,可能就会进行收入造假。由于我国利润表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的,给应收账款造假提供了可能。
利润表的编制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一项原则。凡是在本期内已经发生的一切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支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例如:小白找到一份工作,月薪税后5万,每个月10号发工资,小白从6月1日开始上班。小白在6月份生活费花了1万,这1万元包含房租,并且交了未来3个月的房租1.5万。
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小白6月份的收入为5万元,虽然6月份没有现金流入,工资要到7月10日才能领到。支出为1万元,虽然6月份现金流出为2.5万元。净收入则为4万元。
如果根据收付实现制原则,这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则,则小白6月份的收入就为0,支出为2.5万元,净收入为-2.5万元。根据不同的会计准则,小白的净收入就出现了巨大的不同。
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签了销售合同,客户把货拉走了,合同上的成交金额就可以算做公司的收入了,这样就产生了利润。
虽然公司一分钱也没有拿到,而且还要为账面收入和利润缴税。既然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增加公司的收入和利润,一些“聪明”的公司就开始动歪脑筋了。为了增加收入,就开始大量增加“应收账款”,买方不用付钱,自然是不要白不要。还有些“更聪明”的公司,干脆和自己人签订销售合同,连货都不用出仓库,就可以增加公司的收入了。
当然在“应收账款”科目做手脚,还是比较容易被识破的。现在在“应收账款”上做手脚的现象比较少了。但是“应收账款”依然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优秀的公司只有很少的“应收账款”甚至没有“应收账款”。我们通过“应收账款”的规模及比例就能大概判断出一家公司的优秀程度以及其在行业中的地位。
从公司的竞争力和经营稳健度来看,收到钱的方式从优到劣,可以排序为:先款后货、现钱现货、银行承兑票据、商业承兑票据、应收账款。如果一家公司始终坚持:先款后货、现钱现货、银行承兑票据。这家公司必定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且在行业中处于强势地位,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公司。
通过海天味业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知道海天味业连续5年以上都没有“应收账款”。能做到这个水平的,整个A股市场也没有多少家公司。海天味业没有“应收账款”。
2016年恒顺醋业的“应收账款”为1.017亿,营业收入为14.47亿,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这个比例还是挺高的。这说明恒顺醋业的营业收入质量比较差。
好行业第一名公司的“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超过3%,像海天味业、贵州茅台的这个比例为0;双汇发展不到0.2%;伊利股份为0.95%;格力电器为2.7%。
因为行业不同,我们不能以数字的绝对值来判断哪家公司更好。但是这些数字的范围对我们判断一家公司甚至一个行业的好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果一个行业的第一名公司的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10%,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行业很可能是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对于这样的行业,风险相对是比较大的。
资产负债表中凡是带有“应收”的科目的金额都是已经计提过坏账准备后的净值。
时间越久,钱收回来的概率越小,“应收账款”变成烂账的可能性越大。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会计准则要求公司对于“应收账款”必须计提坏账准备。
计提的坏账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是一种资产损失,会减少公司的账面资产;同时在利润表中算作费用,需要从当期的利润中扣去,减少当期的利润。但无论坏账准备计提了一部分还是全额,并不影响债权的存在。即使“应收账款”已经全部计提坏账准备,账面价值已经为0,公司依然有权继续追讨。一旦后期这笔钱要回来了,实际收到的钱和报表上账面价值的差额,还可以回到利润表“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冲抵,从而增加利润。
计提坏账准备这个本来出于谨慎的规则,也会被公司用来操纵利润。比如今年大幅计提“坏账准备”,降低今年的利润,下年收款转回,增加下年的利润。由于不同公司可能采用不同的坏账计提方法,而不同的坏账计提方法会对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在比较同行业两家类似公司的利润时,要关注一下两个公司计提坏账的标准是否一样。要评估一下因为坏账准备计提标准的不同对利润造成的影响。
如果某公司通常的坏账准备计提标准是比较宽松的,但是在某年突然变得严格起来,大幅计提了坏账准备。对于这样的反常行为,一定要多加重视。
因为公司这样做的目的很可能是制造当年的亏损或者微利,次年转回坏账准备,次年公司利润就会大增,这样就能制造公司经营好转的假象,以实现特殊的目的。
如何通过“应收账款”科目识别公司的风险:
在阅读财报时,要注意以下5种情况:
1、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大幅上升;好行业第一名公司的“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超过3%
2、1年期以上应收账款金额占比超过30%;
3、货币资金较少而应收账款较多;
4、没有明显竞争优势应收账款却很少的公司;
5、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政策突然发生改变。
第1种情况,正常情况下该比值应该是稳定的。该比值大幅增长,我们就要去找合理原因。找不到,则可认为公司有问题。事实上该比值上升往往因为竞争压力过大,公司放宽了销售政策。也有可能是公司虚构了收入。
第2种情况,公司有应收账款可以理解。如果30%以上的应收账款在1年内都无法收回,这意味着什么?1年的时候已经很长了,可以设想一下,你自己卖出了一批东西,但是过了1年还没收到钱。这正常吗?你能接受吗?是这部分“应收账款”都变烂账了?还是这部分“应收账款”本来就是自己人造成的?无论什么情况都意味着风险。
第3种情况,自己没有钱还允许别人欠自己很多钱?是不是不正常?
第4种情况,正常情况下没有竞争力的公司要想在市场上生存,可能需要通过赊销才能获得客户。赊销就会形成“应收账款”。
所以没有竞争力的公司有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是常态。当然这不绝对,需要根据行业特点来定。一个本该有一定数量“应收账款”的公司没有“应该账款”或只有很少的“应收账款”,这说明什么?是公司真的很强?还是公司在造假?
第5种情况,正常情况下会计政策是不会变化的。如果某年公司突然调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标准,无论是变的更严格还是更宽松,我们都需要思考一下为什么?有没有操纵利润的动机。
三、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是指所有和主营业务无关的应收款。与之对应的是负债项的“其他应付款”。“应收账款”是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应收款。要注意“其他应收款”与“应收账款”的区别。
看到海天味业的“其他应收款”金额只有0.063亿,相对于其2016年的营业收入124.59亿,可以忽略不计。
优秀的公司和海天味业一样,它们的“其他应收款”金额都极小,甚至为0。如果有的公司““其他应收款””金额比较大,我们至少可以认为这家公司的经营是不规范的。
如何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识别公司的风险:
要注意以下2种情况:
1、其他应收款与营业收入的比值较大;
2、货币资金较少而其他应收款较多。
以上2中情况都是异常的,异常往往意味着问题,异常往往意味着风险 。
第1种情况,正常情况下,该比值肯定会很小。如果比值较大,我们就要找原因。如果找不到合理的原因,我们就可以认为公司有问题。
第2种情况,自己都没有多少钱了还允许别人欠自己很多钱。这一看就是有问题的。
四、预付账款
“预付款项”是预付给供应商的货款或者是预付在建工程的工程款。“预付款项”对应的是付款方,记录在付款方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列。付款方的预付款对于收钱方来说,就变成了“预收款项”,记录在收钱方资产负债表的负债列。
一家正常经营的公司,有一些“预付款项”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公司在正常经营中需要预付大量款项给供应商,则说明公司在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较低,竞争力较弱。
海天味业2016年的“预付款项”有0.17亿元,这个数额占其124.59亿的营业收入的比例极低。搜索“预付款项”,判断出这就是海天味业正常经营当中产生的预付款。
除了把钱预付给供应商形成预付款以外,海天味业本公司通过“预付账款”为子公司划拨资金的情况。
2016年海天味业本公司对外预付款项高达23.31亿元,而2016年海天味业本公司加上子公司对外预付款项只有0.17亿元。这说明海天味业在2016年预付给了子公司23.31-0.17=23.14亿元。其实海天味业是在通过“预付款项”在为其子公司划拨资金。
既然母公司可以通过“预付款项”向子公司提供资金,那么母公司及其子公司也可以通过“预付款项”向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资金。
如果说母公司通过“预付款项”向其子公司划拨资金是正常的经营行为,那么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向其他利益相关方通过“预付款项”提供资金就可能涉及财务造假了。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预付款项”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比较高的,需要注意其是否合理。可以通过与其历史数据和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数据进行比较,来判断其“预付款项”的金额是否合理。
如何通过“预付款项”科目识别公司的风险:
要注意以下2种情况:
1、预付款项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大幅波动;
2、预付款项长时间挂账且金额较大。
以上2种情况都是异常的,异常往往意味着问题,异常往往意味着风险。
第1种情况,正常情况下,预付款项会随营业收入的变化而同趋势变化,其比值应该是稳定的才对。如果该比值出现大幅波动,我们就要找合理原因。如果找不到合理的原因,我们就可以认为公司有问题。
实际上,有的公司会通过“预付款项”向关联方提供资金。
第2种情况,正常情况下,公司经营需要提前预付一些账款是正常合理的。
但是如果提前1年付款买东西就显得不合理了。这是常识。所以预付款长期挂账,金额又比较大的。我们就需要找合理的原因。如果找不到,我们就可以认为公司有问题。
本律师长期研究境内外资本市场并有企业上市发行股票、政府专项债券、为私募基金等投资机构服务的丰富实践经验,我们可以为投资机构拟投资目标公司、REITs提供包括不限于财务报表分析、企业分析、法律尽职调查等服务!欢迎同行和客户交流!
2023年7月22日-23日,诚邀您拨冗莅临。
拿包+尽调+处置+法拍+精华案例全解析!
做好不良资产,学这一门课就够了!
2位深耕该领域的大咖老师领衔主讲,用特殊机会投资视角拆解困境上市公司重组重整中的巨大机遇。
系统提升资产投资、经营、处置实操技能
全面掌握最新结构化融资技能!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