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 2023不良资产大会昆明站

    400+产业端、资产端、处置端专业人士齐聚,2023不良资产大会火热报名中!

银行那些事——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几点浅薄认识

几百年来还没有一项科学技术创新对金融体系产生过颠覆性影响,历史上少有银行因为创新不足而倒闭,反而多是因为过度冒进而引发巨大的风险。

作者:云蒙

来源:云蒙投资(ID:Yun-Meng111)

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疯狂主要来自善于互联网运作的企业们在市场上的舆论引导,鼓吹出“金融脱媒”、“理财安全性收益性颠覆银行”、“普惠金融”等,从理论角度、投资实际甚至政治角度都给予了极高的定位,使得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近几年在股市、风投、私募等资本市场上不断吹高估指泡沫,成为继团购网站谢幕后金主们疯狂砸钱追捧的新东东。在雪球最典型的就是有一群人天天嚷嚷东方财富、大智慧、同花顺、余额宝要取代中国的银行业。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经过几次辩论,发现很多人好像对互联网金融是什么东东都没有搞懂吧,而且一直都是逻辑混乱,今天就谈我的几点肤浅理解吧:

一、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核心是风险控制。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金融的融合,本质还是金融,核心是风险控制。目前的现状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缺失以血的教训获得的基本风控方法和监管手段,目前有些平台之所以还在,都是由一波一波的风投韭菜资金在撑着。根据网贷之家统计,到2015年3月底,跑路、提现困难和停业的平台已经有550家之多。下面说说我了解的现状,让大家看看目前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有多么糟糕,疯狂到没有风控的地步:

A、没有杠杆限制。以银行8.5%资本充足率算杠杆的话,银行的杠杆为11.8,融资性担保公司杠杆规定不得超过10倍,而成交量最大的平台红岭创投2014年杠杆率超过200倍。有利网、爱投资等平台也都超过200。多数平台的杠杆率已超过10倍,甚至百倍。而且平台黄牛盛行,收投资者的钱,套取到低利率资金后,再高息转贷他人,赚取利息差,类似庞式骗局,虚增平台交易量,加大了平台杠杆。

B、没有风险集中度控制。由于信用审查手段落后,小额贷款的贷后管理难以跟上。有些平台试图做大额贷款,但是风险极大,如近期红岭创投由于贷款企业老板跑路而兜底一亿元。

C、平台没有流动性的基本要求。2014年12月“提现困难”类问题平台占当月总问题平台数量的69%。由于借款人资金紧张,逾期、展期现象频繁加之股市回暖影响,投资人纷纷撤出资金,不少平台无力兑现,造成的流动性风险,一些网贷平台拆标现象较为严重,加上资金实力和风控能力较弱,一旦发生负面消息,容易导致挤兑现象。

D、担保机构多为关联方,平台难以兜底。例如有利网和有担保资质的小贷公司合作,平台收取服务费,小贷公司收取高额利差,可是如果出了事情小贷跑路,平台也没钱还给投资者。

E、资金挪用风险大。第三方机构托管虽说可以解决平台直接挪用资金的风险,但由于并没有明细的记录,无法进行第三方校验,也无法限制平台提交不法指令。

F、各种创新业务游走在灰色地带,有很高的政策风险和操作风险。例如各种抵押、质押贷款是否进行登记公示难以保证,可能存在多次抵押;小贷公司债权资产打包回购突破了资产证券化的业务监管等;还有股票配资业务的更是无法律保障。

二、我国未来几十年不可能实现“金融脱媒”。从资金借贷角度看,金融需要媒介的原因是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只有纯信息中介,无任何担保,专注于解决不对称问题的平台才是直接融资的概念,称得上金融脱媒。然而我国征信基础设施还非常落后,在政府公共信息还没整合、8000多家小贷公司和很多授信机构的信贷信息还没整合、各行业信息电子化还在起步、淘宝网上依然假货不断的时代,可以说互联网=不诚信,根本无法只用线上数据进行风险评估,所谓的大数据风控多数是噱头,从信用信息作为信用评估的发展史来说,在消费金融不断丰富人们信用档案并形成基础评分后,授信才能向更多细分领域发展。而社交网络信息、各种交易信息的利用等都应该是辅助性的,并且在国外主要用于预防欺诈和客户营销,并不是授信定价。我国尚没有个人基础评分,仅用大数据进行授信完全是本末倒置。因此我国做“纯信息平台”的互联网金融几乎没有,绝大部分网贷平台做的是把线下业务转到线上卖给广大投资人(即O2O),平台自身设立备付金或者让关联公司做担保,平台承担信息中介和风险控制的角色。另外,从金融服务角度看,大中型企业不仅需要融资,还需要线下综合性的服务,赚的是专业金融服务的钱,这也不是互联网能解决的问题,只有银行能做。例如,对于有资产管理需求的大客户,资金使用方式可能涉及各国法律、各种渠道的选择。以客户流量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赚的是中小微小企业和个人的钱,这些实体数量可能占到90%以上,但资产可能只占10%不到。虽然这个有融资需求的“长尾市场”总量也算大的,但目前互联网借贷平台还处于通过小额、多笔分散风险阶段,还远远到不了全面金融服务这个阶段,更加不谈对传统银行的颠覆。

三、互联网扩张策略在金融领域不灵了。互联网在通讯等很多领域的成功主要是数量优势达到成本优势,但互联网金融或者说互联网银行本质上并不会因为数量增加而减少成本,反而道德风险越来越大。而且从这个领域一开始走的路线完全跟互联网在其他领域不同,融360数据显示2014年底P2P平均收益率达到17%。那么加上各种手续费担保费企业融资成本必然要到20%以上了。我参加4月份的互联网金融大会,业内人士也说P2P不愁钱,最难的就是找到好项目,甚至有一些有名气的平台挪用拿来投资股票。从融资企业角度来说,资信好的企业若需要大笔资金肯定首先找的网点多价格低的国有银行,不行再找股份制银行、再不行就找城商行,再不行就小贷、地下钱庄。幸运的是地下钱庄也摇身一变成为网贷平台了。所以最后筛下来的一般都是传统金融不太愿意做的项目,要么资金要的太急来不及风控审查,要么风控不过关,要么贷款额太低而管理成本高。大家有见过一个互联网+到一个领域采取高价高风险策略的么?

四、余额宝等宝宝们不值得一提。这个东西本质上就是一个货币基金,之所以单列出来算是为了堵住一些人的嘴吧。融360统计的宝宝们规模约1.5万亿,余额宝占到一半大约7300亿,随着无风险利率的下降、银行系不情愿的各种同类产品上线、协议存款不兜底流动性等因素影响,这些宝宝们的历史使命也差不多结束了。再说,余额宝2亿用户只管理7300亿资产,人均资产3700元,这点资产放在银行存取款两次银行付出的成本都不够收益,想想招商银行3万私人银行客户就管理7500亿的资产,人均资产2500万。这里不是走流量,这里是走资金量,一人就当一万人。

五、互联网金融来袭银行老大先出手。工行发布互联网金融品牌“e-ICBC”及其主要产品,“三大平台+三大产品线”战略布局谋定;招商银行一是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如利用融360、91金融超市等金融综合平台投放金融产品,开展平台托管业务;二是开发自己的互联网平台小企业E家。三是抓住消费金融启动的浪潮,成立国内注册资金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四是网上银行替代率为93.62%。不再多举例了,平安银行、兴业银行都在发力……

六、至于以后的阿里银行、微众银行等等,那就更没有什么好说的,本质就是银行,受银行的各种监管约束,不出意外未来统统加起来10年后都赶不上一个招商银行,银行这个蛋糕还大着呢,有他不多无他不少,算是银行体系的一个补充吧,专门的小贷银行,把高利贷做规范一点。

总结一句话,那就是互联网金融取代银行就是一个笑话,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讨论……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云蒙投资”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