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实施货币宽松、扩大财政支出、扩大投资等政策刺激宏观经济,但仍面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疫情冲击等多重因素的考验,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作者:杨凯
2022年上半年,国家实施货币宽松、扩大财政支出、扩大投资等政策刺激宏观经济,但仍面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疫情冲击等多重因素的考验,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的发展,房地产行业在过去的20多年里实现了飞速发展。但近年来,由于“房住不炒”政策基调加深,三道红线、限购等政策使得地产行业经历阵痛,不少房企面临倒闭、暴雷等困境。
结合5月19日结束的“寻找人生确定性”第25期睿和沙龙中多位嘉宾观点,睿和智库带领大家一起拨开迷雾,找出百年变局下的确定性。
01 城市更新,房地产的下半场
城市更新,就是要创造一种人们所期盼的,高质量以及具有持续活力的城市生活。——罗杰斯爵士
新型城镇化促使原有“大拆大建”的城市建设模式,正在向精细化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转变。城市纷纷进入“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的发展新阶段,存量改造已经成为国际重要民生工程和国家发展新战略。
在原来的城市更新概念中,更多注重于物理的更新,缺少了对于内容、产业、生活方式的更新与关注。现在的城市更新需要解决“老城”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问题,实现经济活力的再生和振兴,弥补部分缺失的社会功能。
在文物建筑的更新方面,国家逐渐放开对于文物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以保护为原则,最大限度向公众开放,让文物建筑在开放中活起来。
目前,我国现存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文物建筑更新市场广阔。在更新的过程中,要保留文物建筑文化属性和根基,尊重历史,使建筑的历史基因成为名片和亮点,让文物建筑重新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以北京大栅栏·北京坊的更新改造为例,大栅栏地处北京核心地带,拥有500年的历史,因此在改造上选择选商而不是招商、更新而不是再造。通过业态匹配,用文化体验空间、科技创意展售等体验内容,有机融合传统风貌和现代生活,成为北京文化新地标
02 数字化转型:在存量市场做乘法
以前房地产行业是以重资产持有经营为主,随着房地产踩下“急刹车”,高杠杆、高周转、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用。地产行业进入下行调整周期,只有对政策和环境及时响应,作出适应性调整,才能获得新态势下的发展动力。
时机已到,只欠东风。于房地产而言,数字化便是不可多得的“东风”。从基于增量市场做“加法”,到立足于存量市场做“乘法”
增量时代,房企通过不断拓展新的项目,快速周转实现收益叠加;存量时代,项目增长速度放缓,需通过精细化运营挖掘显性和隐性的增长点。即地产行业从土地红利阶段转向运营红利阶段,数字运营成为重构和新生产关系的手段。
从实际来看,数字化给行业带来的主要是两方面提升:赋能和重塑。前者借助数字化手段减少重复性、流程性工作,如疫情防控期间微楼书,提升了招商的效率;后者利用数字化平台承载全新的需求,挖掘盈利增长点,如建立社群泛服务平台,融合“B端+C端”,精准链接人、企业,有机统一生活服务和企业服务。
未来,数字化也将打破线下与线上的边界,挖掘前沿技术与园区场景融合点,提供沉浸式体验,使得园区更加“元宇宙化”。
03 城市资源辐射乡村,实现乡村振兴
从不动产行业看乡村振兴,可以从消费业态角度切入。
乡村能够囊括多种文旅消费业态,包括民宿、营地、景区、体育消费、养老地产等。这些文旅产品大多利用农村空置宅基地和民房,在城市周边一到两小时车程内,属于城市辐射农村的定向化消费。
在北京、上海、浙江、成都等地区,政府提供相关信贷支持,引导城市到乡村投资;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无序和不合规等问题,实现城市资本和乡村振兴之间的有效链接,不断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
目前,在乡村文创以及乡村旅游中,政府期望的是新思维、新形式的引入。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新鲜血液融入,特别是房企,用乡村闲置资源投资、建设、运营民宿,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住宿设施。
2023年7月22日-23日,诚邀您拨冗莅临。
拿包+尽调+处置+法拍+精华案例全解析!
做好不良资产,学这一门课就够了!
2位深耕该领域的大咖老师领衔主讲,用特殊机会投资视角拆解困境上市公司重组重整中的巨大机遇。
系统提升资产投资、经营、处置实操技能
全面掌握最新结构化融资技能!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