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妥协。
作者:理顾菌
来源:理顾者
周末最重磅的,莫过于资管新规延期1年。
从庙堂之高到民间坊肆,整个金融界一片沸腾,各种声音层出不绝,毕竟它影响100万亿大资管。
从业者欢呼声此起彼伏,预期收益型产品还能继续存活一段时间,刚兑还能继续,大家都能喘口气。
但正如之前文章所说,监管不可能让刚兑的风重新吹起,哪怕因为无奈只好让刚兑再兜一会儿底,那也只能兜一会儿,最后还是要破刚兑的。
因为刚兑,本来就是个伪命题。
蓦然回首,两年多了,资管新规现实如何?
一是配套细则迭出不穷。
2018年9月,《银行理财新规》;
2018年10月,《证券私募新规》;
2019年10月,《标债认定规则》;
2020年3月,《保险资管新规》;
2020年5月,《资金信托新规》;
……
监管疯狂输出,给资管新规打上了一堆补丁,所有的配套细则都按照最严口径来发布,态度坚决果断。
在毫不留情面的紧箍咒中,资管行业过去靠着种种监管套利一度水大鱼大的好时光戛然而止。
以通道业务为主的信托、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规模一路下降。据数据统计,券商资管下降了近8万亿,基金子公司下降了8.9万亿,信托公司下降了4.6万亿。
而反观,本就业务合规、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公募基金、保险等,规模一路攀升。
二是非标整改令人头疼。
期限错配、借新还旧、资金池等,在过去的资管界是再常见不过的。银行是非标的鼻祖,信托是非标的大本营,这两大机构都曾靠着非标一路资产扩张,非标规模庞大。
可即使再怎么受欢迎,再怎么是社会融资方式的补充,也改变不了非标是一种监管套利式创新的本质,改变不了它生而具有违规的“原罪“,监管不可能放任不管。
因此,当资管新规定下非标整改一目标,《标债认定规则》又堪称史上最严非标口径,今年的0508资金信托新规再划下50%红线,金融机构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更何况,非标的流动性差,一般都是3年,5年甚至10年,2020年肯定是完不成目标的了。
三是风险暴露加速,雷多了起来。
虽说暴雷是排雷的最好方式,但当资金池、期限错配等被禁止后,有多少家机构企业能毫无流动性风险之忧?尤其是非标党,尤其是中小规模的。
做非标者,大多是融资难的群体。
中小民营企业,信用资质弱,拿不到银行贷款,公开上市难;非标受限后业务冲击大,违约增多,进而信用更堪忧,标准化市场融资受影响。
再加上2020年的特殊,民营企业雪上加霜,想兑付也兑付不了。金融机构只好宣布违约或延期,机构信仰也屡被波及,一轮恶性循环,金融信心下降,经济稳定受影响。
这是监管层想要的结果吗?
当然不是。
但这是资管新规的错吗?
当然也不是。
金融是一场收益和风险的博弈,监管想要让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又不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必须在两者之间平衡。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但2020年的形势是——
不能为了化解风险,造成更大的风险。
在全行业都步履维艰中,如果硬逼着金融机构业务转型,一旦没兜住,本就艰难的一年,将更难。
于是,监管无奈向现实妥协了。
确定延期,不多不少,就1年,到2021年。
资管新规的核心是破刚兑。
但就像21所报道,从结果来看,到2021年普通投资者都还能在市场上看到大量的刚兑产品。
可刚兑在资管界,本是个伪命题。“世上本没有刚兑,刚兑的人多了,也就成了刚兑。”
刚兑得最猛、也最早的地方,是银行理财和信托。
银行理财的刚兑,是因为银行天然背靠国家信用;而信托的刚兑,纯粹是后天才有的。
以信托为例,来说说刚兑这个伪命题。
从法理上来说,信托机构只是投资者的资金受托人,只有受托投资的责任,没有保证兑付的义务。
最初也没有信托刚性兑现这一说法,这不成文的命题,从爆雷历史中而来。
长久以来,信托一直被冠以“坏孩子”的形象,被指“扰乱市场金融秩序和宏观调控”。在2005年-2007年左右,信托风险频发。
第六次大整顿让68家信托公司一番血流,监管出手,要求信托公司不准搞事情,谁出了风险就面临着停业的下场,“一家得病全行业吃药”。
彼时,也是在“一法两规”的颁布中,信托公司开始规范发展,对“声誉”看得更重。
一个隐形刚兑的时代开启。
在监管疾言厉色的大环境下,信托行业将“刚兑”奉为圭臬,投资者也普遍形成了“信托零风险”的惯性思维。
一旦有产品不兑付,客户信任就很难再建立。谁没有做到这一全行业“基本标准”,对于部分客户而言,就是离开之日。
为此,当遇到融资方资金链断裂无法到期兑付,信托公司首先采取资产保全以及后续的资产处置,若存在时间差,就用公司自己的钱垫一下。
即便最终无法收回本金,也宁愿用资本金冲,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拿“声誉”开玩笑。
久而久之,刚兑这一伪命题成了真。
在刚兑的保护下,信托从银信合作中渐露锋芒,交易得到了保护,行业赢得了信誉,规模一路开挂,走到了仅次于银行的金融第二大支柱位置。
再久而久之,刚兑成了资管界盛行的文化。
从结果来看,监管确定延期1年,刚兑想来是还没有打破的,先缓缓,强行打破也许更危险。
但就像之前文章所说,从业者也闻风而动。
先动之以理,借势营销来一波,监管嘴上说着要破刚兑,谁保本谁违规,谁刚兑举报谁。但现在的延期表明,监管不让机构违约,今年要“稳”,要兑付。
再晓之以情,你看,去年雪松公告对原中江所有本息兑付,再看今年金凰珠宝一案,东莞民生长安大义凛然承担兑付责任,不就是刚兑吗?
有人举报吗?
有人因刚兑被攻击吗?
并没有,只有因逾期被维权的。于是,该刚兑的,照样刚兑,甚至还有点蠢蠢欲动。
我们暂且不说金融机构主动承担兑付责任,是出于自身管理失责,既为避免起诉之后的“法律”责任,也为博得一个好名声。
单说刚兑这事,监管不可能让之前为破刚兑所付出的一切付诸东流。在形势所逼下,破刚兑确实“柔和”了一些,但大方向是不会变的。
为何要打破刚兑?央妈早在2018年资管新规里,就以大段笔墨着重强调:
其一,本应是代人理财,收益与风险如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但刚兑一本万利,投资者既得高收益,又享低风险,稳赚不赔,市场规律何在?金融秩序何在?
其二,其实是有风险的,只不过为了维持刚兑,资管机构把潜在亏损风险的定价加到了其他资产上,进而传导至整个市场。也即,不只是机构为刚兑买单,整个市场都在为刚兑买单。
其三,有人为刚兑买单,就肯定有人趁机浑水摸鱼。金融圈离钱太近,人性脆弱,道德风险积聚的同时,潜在的金融风险也在积聚。
因此,短期来看,刚兑是岁月静好;
但说白了,刚兑本来就是不合规、不合法的,比“非标”还有害。长期来看,不过是在消耗金融体系,破刚兑势在必行,监管决心不变。
当然,破刚兑这件事,牵一发动全身。
投资人和金融机构本就存在着严重的事前信息不对称,投资人处于弱势地位。破刚兑后,如果一边说着“卖者尽责买者自负”,产品说明书和披露却尽是一堆无关痛痒的废话。
最后一句,对不起,兑付不了。
投资人肯定不乐意。
这不仅放纵了金融机构违约常态化的行为,使其更有恃无恐,也戕害了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如果没有一个违约成本的约束,那金融机构难眠沦为“利益输送”的温床
想要破刚兑,得先让投资人接受买者自负。
而想要买者自负,先得让卖者尽责。
最后,在卖者尽责之前,还得先把过去的窟窿堵上。而所谓延期1年,其实不过给了卖者补窟窿的时间,还是那句话,以时间来换空间。
2023年7月22日-23日,诚邀您拨冗莅临。
拿包+尽调+处置+法拍+精华案例全解析!
做好不良资产,学这一门课就够了!
2位深耕该领域的大咖老师领衔主讲,用特殊机会投资视角拆解困境上市公司重组重整中的巨大机遇。
系统提升资产投资、经营、处置实操技能
全面掌握最新结构化融资技能!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