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 2023不良资产大会昆明站

    400+产业端、资产端、处置端专业人士齐聚,2023不良资产大会火热报名中!

“知本”变资本——浅谈知识产权ABS的法律困境

提起知识产权ABS,看似很新颖,但是绝不陌生。知识产权ABS在得到各界广泛关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难题。

作者:金融二叉树

来源:金融二叉树(ID:jinrongerchashu)

知识产权,也是“知识所属权”,是“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和经营活动中的标记、信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在特定时间内有效。知识产权是文学创作者及发明者或者成果拥有者在法律规定范围、期限内,排他享有的权利。据统计,2021年国内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5件,我国已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在知识产权不断累积的过程中,创新知识产权金融产品成为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对于企业来说,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直接向银行等机构抵押融资具有一定的困难性,资产证券化正好解决了这一融资痛点,“知产”变资产,盘活存量知识产权资产、增强知识产权资产的流动性,为企业的可持续运营保驾护航。

提起知识产权ABS,看似很新颖,但是绝不陌生。尤其是近两年,知识产权ABS仿佛进入了快车道,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今年1月份高新投又发行了首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知识产权ABS—福田区-平安证券-高新投知识产权2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战略新兴)。知识产权ABS在得到各界广泛关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难题。

目前市场上发行的知识产权ABS产品主要是服务于科技型企业,脱离于企业,作为特殊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便很难拥有价值,于是选择知识产权的同时,对企业的要求同等重要,这就决定了作为基础资产的知识产权与企业的有依赖关系,而无法完全剥离的评估和考量。

01 从基础资产可转让说起:

知识产权可以产生独立而可特定的财产权利或者财产。但是受相关规定的限制,知识产权的转让有一定限制,例如,根据《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的规定,只可转让财产权而作为人身权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发表权不可转让。

02 再来看看现金流预测的难点:

虽然知识产权在制作完成后,产生现金流依赖于授权、交易等原始权益人的配合,但这种配合不是仅限于原始权益人独有的资源,特殊目的载体可以购买这种资源或通过合同安排拥有这些变现资源,就相当于知识产权作品可以产生独立而可特定的财产权利或者财产。

受经济环境或者技术循环等影响,知识产权作为基础资产的现金流具有不稳定性,举个例子,好的影视作品不一定有好的票房收入,好的专利和商标也不一定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一定程度上受限于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也受限于流量效应。这样来看,知识产权ABS的成功发行更注重原始权益人的资质或者核心企业的资质,以及对底层资产的筛选和把关。举个例子,对于知识产权供应链ABS,基础资产为相应知识产权形成的应收账款,这时,就需要通过《付款确认书》、《应收账款转让通知回执》、《展期付款协议》(如有)的等协议,明确应收账款的金额、付款时间等关键要素,使得基础资产的现金流实现稳定、可预测。

03 最后再来看看知识产权的物权公示:

知识产权ABS,基础资产是知识产权,转让涉及到基础资产转让和相关债权转让两方面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实质是公示制度。目前,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下,任意的第三人均可以对已经授权的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提出质疑,如果发生任意第三人质疑,那么争议权利人就可能陷入知识产权纠纷,而对资产证券化的发行带来风险,这种情况下,公示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依据《物权法》的“物权公示”原则,通过登记可以确定物权的所有权人。对于不动产交易,登记更是物权生效要件。但《物权法》确立的公示原则,属于非强制性的规定,除不动产外其他动产没有强制登记的义务,不登记不影响物权效力。依据《民法典》债权转让实施通知原则,债权人需要一一通知债务人,债权转让才对债务人发生法律效力,债权转让不通知债务人,对受让方和转让方也发生效力。但是存在债务人过度分散的情况,如何通知成为一个难题。可以使用抵押权登记实现所有权公示。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金融二叉树”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