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地方专项债券:大整改倒计时!!

针对地方专项债券的整改工作,已经在路上。

作者:杨晓怿

来源:杨老师的基建课堂(ID:msyangteacher)

2021年4月21日,财政部召开2021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网上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1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并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针对专项债券,财政部表示:未来将加强专项债券管理,基于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实行穿透式监管,及时掌握项目资金使用和建设进度等信息;研究提出进一步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绩效的新办法、新举措;强化信息公开,促进形成市场化、法制化融资自律约束机制,推动地方完善专项债券使用管理。

结合今年财政部的《预算报告》中提出的:“2021年要指导地方对可能存在风险的专项债项目进行排查,研究制定处置措施,积极防范风险”。我们不难发现,存量规模已超过13万亿的专项债券,已经到了必须进行摸排风险时刻,后续的核查、整改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

项目管理混乱,监管势在必行

针对地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项目收益自平衡专项债券自2019年开始大规模发行,2019年、2020年、2021年的累计发行规模将接近10万亿大关。但由于财政管理主要针对预算与资金管理方向,尚未建立基于投资项目的管理系统,导致专项债项目管理一直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使得专项债券规模与实际投资数据存在一定出入。

因此,财政部已经与发改委建立了联席工作机制,开始对专项债券项目进行监管与审核;并借预算深化改革为契机,逐渐建立基于地方投资项目库的预算支出管理体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存量专项债券项目必然要进行对应的核查与整改;确保债券资金实际用于项目、并减少资金沉淀的情况,形成对应的实物工作量,提高专项债券支出的效果。

收益存在水分,谨防偿债风险

项目收益自平衡专项债券要求“项目收益自平衡”,用项目本身的收入进行还本付息;这一债券品种发行之初,是认为不会新增地方财政支出压力的。这也是为何在控制政府债务率增长的前提下,财政部大规模发行专项债的根本原因。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许多专项债项目的收益来自于政府性基金收入,如污水处理费、土地出让金。这些收益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有所重叠,事实上减少了地方财政未来可支配的收入;

二是许多专项债券项目存在虚增、不实的情况,本就是为了满足收益自平衡的要求才列明,实际还款的时候一定会产生较大的还款压力;

三是项目经营收入存在不稳定性,对于平均发行年限长达10年的专项债券来说,显然存在一定的还款风险,仍然可能增大地方财政的支出压力。

因此,为了加强财政的可持续性,避免专项债券造成额外的还本付息压力、地方债务风险;对存量专项债券项目进行核查、督促整改,已是势在必行。

结合清查隐债,落实资金管理

自去年底财政开始清查地方隐性债务,逼出地方财政预算中的水分、摸排地方真实债务压力一直是重点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专项债券资金由于管理不严,存在较为普遍的“挪用”情况,使得地方隐性债务的规模更加难以摸清。

因此,在强调“稳妥化解地方隐性债务”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专项债券的资金使用、避免造成财政报表中的隐性债务,就是当前的重点工作。财政部也提出了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实行穿透式监管”,促进专项债券资金“把钱花到刀刃上”。

在今年专项债券还有3万亿待发的情况下,加强专项债券的管理、做好相应的整改工作,显得非常有必要;只有让专项债券资金合规的使用、投资,才能让这一模式走得很好、走得更远。

针对地方专项债券的整改工作,已经在路上。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杨老师的基建课堂”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盛会邀请】2024大连·特殊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报名开启(11.15-11.16)

年卡会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