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四季度至今,在多发的疫情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的双重影响下,国内经济的“稳增长”遇到了较大的压力,使得宏观政策与预期管理工作不断的密切调整
作者:杨晓怿
来源:杨老师的基建课堂(ID:msyangteacher)
从去年四季度至今,在多发的疫情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的双重影响下,国内经济的“稳增长”遇到了较大的压力,使得宏观政策与预期管理工作不断的密切调整,力求将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范围内,努力实现“跨周期”调节作用。
因此,当前出台的许多政策实质上是根据当前需求出台的阶段性政策,维持的时间并不会很长;并且,在总体理念的变化下,像放宽首付比例等政策已经不再是拉动需求的措施,而更多的是一种预期调控、舆论管理的动作:
基建大潮?不该上的项目一个不上
在“稳增长”的压力下,通过增加政府投资来对短期经济运行形成支撑是我国一个常用的手段,也是目前市场预期基建将迎来新一轮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实际上来看,由于宏观政策的实施已经非常灵活,以及去年初高层已经对目前的压力有足够的预期,在2021年上半年就对积极财政工具有所保留、储备弹药,通过调节财政支出与地方债券的发行节奏,将相当大一部分的支出额度留到今年发力。
并且,今年的地方专项债券开闸发行时间也特别的早,2021年年底财政部已提前下达了1.46万亿元,1月份完成发行4844亿元,占提前下达限额的1/3。加上往年同期因为春节的因素,基建投资都在相对低谷,这一反常的发力,实际上已经很好的完成了一季度稳增长的目标,并且对预期管理有了巨大贡献。
但从微观层面来看,实际上基建项目的储备与实施节奏并没有因为当前短期预期的改变而出现新的增长,市场预期的基建大潮只是阶段性政策造成的短期感受。财政部在今日召开的发布会上提到:“不该开的会一个不开,不该上的项目一个不上,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把花的钱花到点子上”,工作重点在于“强化追踪问效,通过绩效评估,倒逼各单位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让有限的钱花出最好的效果。”
因此,在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实际上并不是像过去一样、以政府投资为导向,而是更多的支持产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比积极财政、基建投资更重要的是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焦中小微企业纾困、聚焦科技创新,实施新的更大力度减税降费。
地产回暖?城镇化政策的“大转向”
在去年发布的《“十四五”发展纲要》中,对城镇化的发展预期有了很大的转向,加上乡村振兴与“都市圈、城市群”战略的提出,可以明显看到未来的城镇化发展重点已经从“速度”转向发展质量。未来的城镇化工作重点,已经从过去的“扩张”转变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激发城市的内生动力以及推动新一轮产业发展。
并且,在金融改革的配套下,曾经作为经济发展中心与稳增长重点的房地产行业出现了发展格局与预期的重大转变;在行业发展面临“降速”、被动“去杠杆”的情况下,许多房企出现了较大的风险问题,并在市场预期的变化下出现收入进一步下降、风险蔓延的情况。
由于房地产的上下游行业非常多、产业链很长,因此房企风险的加速蔓延可能导致更大的风险问题,并在近期稳增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被进一步放大。在考虑到总体风险与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平稳健康发展,近期政策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放松,但这一放松是在实际需求的基准下进行的,引导“房住不炒”下的刚性需求进行正常的释放,并通过调整预期来维持行业发展的健康程度、存量资产的价格,避免风险的蔓延与供应商的连锁反应。
但是,城镇化政策的大方向并没有变化,房地产整体去产能、行业大兼并的格局已经出现;阶段性的放松同样只是短期的怀柔,并不意味着地产行业快速增长的回归,已经落幕的高速发展时代再也不会重现。
城投放松?隐性债务“零容忍”不变
自2020年中以来,随着政府隐性债务监管的收紧与财政预算制度的深化改革,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城投公司的融资平台属性快速消褪,地方政府信用的消失也促使城投整体债务率接近上限,市场预期的快速变化以及债务风险事件的持续高发。
尤其是在去年年中,15号文的发布,更是让城投的融资受到了持续的影响;并且在土地出让收入与土地开发滚动周期变长的共同作用下,去年末、今年初的城投迎来了更大的挑战——融资收紧、收入不如预期,以及偿债压力仍然较大。因此在一些地区阶段性债务压力较大、公开偿债风险出现时,一些文件上的执行可能有阶段性的放松,但那是基于风险管理下的举措,并不意味着城投融资的整体放开。
需要明确的是,当前的财政改革理念是“财权与事权匹配”、“开明渠堵暗道”;更多的采用地方债券等工具来释放地方政府的投资需求,以及在承受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对隐性债务进行新一轮的置换。未来城投的融资平台属性将会进一步的剥离,成为市场化运作、以地方基础设施与公共事业为主业的国有企业。现有债务会妥善解决、避免出现风险事件;但对债务率的扩张将会以更加审慎的态度进行管理,以及坚守增加政府隐性债务“零容忍”的底线。
因此,当前许多似曾相识的政策将是“过山车式”的,来得快去得快;只有阶段性的调整与防范风险,但绝不会动摇结构性改革的道路。
2023年7月22日-23日,诚邀您拨冗莅临。
拿包+尽调+处置+法拍+精华案例全解析!
做好不良资产,学这一门课就够了!
2位深耕该领域的大咖老师领衔主讲,用特殊机会投资视角拆解困境上市公司重组重整中的巨大机遇。
系统提升资产投资、经营、处置实操技能
全面掌握最新结构化融资技能!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