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ABS的投资者如何在报表中进行确认,而对于报表中持有资产的估值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对于ABS和债券来说,可谓是“套路多多”。
作者:金融二叉树
说到ABS估值,主要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产品的自身定价,又分为一级和二级,另一个就是投资者角度,买了ABS的投资者如何在报表中进行确认,而对于报表中持有资产的估值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对于ABS和债券来说,可谓是“套路多多”。
与股票交易活跃可以用收盘价确认资产价值也就是估值不同,债券交易比较特殊,活跃的一天成交量有几百,而不活跃的就一年都几乎没什么成交,如果也采用收盘价,那不活跃的品种分分钟就估“飞了”,ABS更是如此,与一级市场不同ABS的二级市场一直都不是很活跃,再加上ABS结构复杂,准确进行估值就更加困难。
小编简单说一下ABS的两种估值方法:摊余成本法和第三方估值。
其实以前还有买入成本法,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粗暴,就是买入价格加上应计利息。这个方法因为没有考虑折溢价不够准确,隐藏了风险。
摊余成本法以在买入价格的基础上加上应计利息和每日累计摊销的折溢价对债券进行估值,明显与买入成本相比摊余成本法多考虑了折溢价。但是摊余成本法没有考虑市场波动而隐藏了风险,其中涉及到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偏离度。
第三方估值,例如中债或中证,我们认为是采用估值技术的公允价值。看上去比前两种公允,但是小编觉得对于持有到期的策略来说,考虑市场波动的估值也不是很公平。
在新会计准则和《指导意见》实施后,摊余成本成本法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制,与ABS类似的还有一个就是私募债,很多机构都采用成本法。小编记得去年好多家券商资管就因为债券估值被罚了。摊余成本法不是不能用,只是要符合特定的要求。具体的要求下文会说到。
债券和ABS因为可以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衍生出来许多“套路”,有的直接把信用债产品做成了“类”现金管理产品(现在监管对这个类字很敏感,不让这么叫了),曲线平滑漂亮,每个开放期的投资者也是十分满意,可一旦债券发生问题,买单的就是最后一期的客户。
众所周知银行委外资金,偏爱摊余成本法估值,为什么呢?为了拨备!银行的拨备是一个既主观又重要的指标,在旧会计准则使用的是“已发生损失模型”,摊余成本的“好处”立马显现,账目既漂亮又好交差。
而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不仅重新将“已发生损失模型”改变为“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金融资产也进行了更加严格的划分,所以说18年是债券估值的一个重要节点,不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生效,资管新规也对使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了规定。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相关规定:
1、《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文中简称《指导意见》)关于摊余成本法的规定:
金融资产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使用市值计量。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以摊余成本进行计量:
(一)资产管理产品为封闭式产品,且所投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
(二)资产管理产品为封闭式产品,且所投金融资产暂不具备活跃交易市场,或者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也不能采用估值技术可靠计量公允价值。
金融机构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净值,应当采用适当的风险控制手段,对金融资产净值的公允性进行评估。当以摊余成本计量已不能真实公允反映金融资产净值时,托管机构应当督促金融机构调整会计核算和估值方法。
金融机构前期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加权平均价格与资产管理产品实际兑付时金融资产的价值的偏离度不得达到5%或以上,如果偏离5%或以上的产品数超过所发行产品总数的5%,金融机构不得再发行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的资产管理产品。这个就是我们之前说到摊余成本时非常重要的指标偏离度的要求。
新会计准则对摊余成本法的规定:
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相关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必须与基本借贷安排一致,即相关金融资产在特定日期产生的合同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Solely payments of principal and interest,以下简称SPPI),即无法通过SPPI测试的金融资产不能采用摊余成本计量。同时,货币市场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等资产管理产品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以出售为目标的,应当将相关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021年9月30日财政部发布了《资产管理产品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并明确了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个规定直接明确了金融产品估值要按照新会计准则估值,各家金融机构都在加紧处理自家用成本法估值的问题。
小编再多叨叨两句,修改估值方法之后产品净值会有什么影响?分两种市场环境考虑:
1、在牛市的环境下:成本法变为市值法会带来净值的上涨,但也是短暂的“虚假繁荣”。
2、相反在熊市的环境下:会带来净值的下跌,但也不代表产品出现了实质亏损。
改变估值方法带来的影响就是因为使用两种方法估值的偏离度问题。有些投资经理也是怕净值波动太大,而选择把部分收益“藏”起来。
2023年7月22日-23日,诚邀您拨冗莅临。
拿包+尽调+处置+法拍+精华案例全解析!
做好不良资产,学这一门课就够了!
2位深耕该领域的大咖老师领衔主讲,用特殊机会投资视角拆解困境上市公司重组重整中的巨大机遇。
系统提升资产投资、经营、处置实操技能
全面掌握最新结构化融资技能!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