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 2023不良资产大会昆明站

    400+产业端、资产端、处置端专业人士齐聚,2023不良资产大会火热报名中!

近期地产“四面楚歌”之下的碎碎念(上篇)

到目前,对于地产的调控可以说是全方位的、360度无死角的,且已形成闭环的长效管理机制。

作者:债市小白菜

来源:债市投研笔记(ID:ZhaiShiTouYanBiJi)

碎碎念:2021年,于小白菜而言,可谓有一种观看“有生之年”系列大片的既视感:滴滴事件标志着互联网企业数据安全步入强监管时代、教育“双减”颠覆了一个行业的经营和盈利模式……那自然想问,跟地产有啥子关系?从这背后,可以看出这样一个够“狠”够“硬”的监管之下,期待地产政策会放松亦或某卖方路演吹得房价主升浪还未来临……emmmmm……是否显得有点搞笑呢?(当然也许最后的“小丑”是小白菜吧……)

可能太久没营(che)业(dan)了,小白菜这次叨唠的有点多,为避免阅读疲劳,姑且分个上、下篇:

上篇——行业篇:

最近对于地产市场的感受就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继千亿房企泰禾集团、华夏幸福倒下进入ICU后,蓝光继续接棒(依稀记得去年还吐槽大公逆势上调为3A,大公也是啪啪啪打脸了),市场一直在猜谁是下一个?

以至于民企地产债的价格大幅抬升,利差持续走阔。收益率8%以上的成交大幅增加,ofr有的就更离谱(没人接盘,就往骨折了打),甚至某投资级房企的价格被砸到80几块(具体在下篇聊)……                     

股票市场也是一个惨,卖方推票目前也主要围绕物业、商业地产领域。仅从“万科”来看,跌跌不休,甚至跌破20元。一贯稳健的万科,为何会如此局面?其他地产股价也差不多,基本没啥反抗余地。如果无论龙头还是尾部,都是一样的“尿性”,那么对于地产而言,目前面临的是行业问题,而不是企业问题。(除个别“网红”) 

08年4万亿救市,开启了房地产长达10年的繁荣期。2016年地王频频刷新,更是出现“面粉比面包贵”的景象。

16年930开始,地产调控拉开帷幕,不断加码,且调控的时长远远超过了市场上很多人的预想,即便是今日仍未结束,甚至可以说今年地产调控进入到了深入区!

到目前,对于地产的调控可以说是全方位的、360度无死角的,且已形成闭环的长效管理机制。“房住不炒”三令五申,在这个大背景下,从购房者层面来看:限购限贷、限制学区房炒作从而打击市场需求;从地方政府来看:集中供地、土地出让金归口等控制卖地;从房地产企业来看:三道红线从融资端限制企业杠杆,无论从表内到表外,从境内到境外,从贷款到商票,无死角地把所有的正式和非正式通道全部都堵上,拿地销售比进一步按住跃跃欲试拿地的“手”;从资金供给方来看,信托“两压一降”、银行“贷款集中度管理”等等,严控对地产资金供给。煎饼果子一套组合拳,可以说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且闭环的“长效管理机制”。

未来房企规避监管的操作空间越来越小,“打补丁、堵漏洞”的过程将持续,几乎时不时就可以看到各地的调控的政策争先恐后地从各种app里弹出来,过去“拿地-销售-回款-再拿地”的高周转模式或许即将说声“再见”……

当然,势必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趋势的车轮,没有人可以阻挡……

最近小白菜有几点大胆的猜想(不知道有没有可能,也许很扯淡,放在这当做个备忘录吧):

(1)取消预售制或者对于预售比例提个要求

(2)房产税很快落地(立法推进提速)

(3)二手房市场估计还会有“出奇”的调控(比如二手房价参考机制、武汉的房票制度等等,但是还是太温和,还没点到死穴)
 

“商票”纳入监管

今年以来,HD、YGC、ZL、SD等房企先后卷入商票兑付风波,一度引发市场关注。尽管房企都进行了澄清,但仍间接放大了市场对其资金压力的担忧。

可能事情发酵的有点过,被灵敏的监管察觉,6月末消息称央行将“三道红线”试点房企商票数据纳入其监控范围,要求相关房企将商票数据每月上报。

商票本身就是房企向产业链上下游延迟付款的一种融资手段,初衷是为解决企业资金难的问题,随着地产行业融资收紧,商票在开发商这里“变了味儿”。而以往受监管较少,同时由于对供应商的商票计入经营负债,而不计入有息负债,因此房企商票融资还能优化三条红线。

实际上,三道红线后,部分房企将融资目光投向商票,基本也算是公开的秘密。此次监管的大风吹到这个隐秘角落,也意味着房企融资监管进一步升级且针对性较强。

八部委联合出手,重拳出击

7月22日,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张其光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对调控工作不力、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坚决予以问责。下一步还将加强房地产金融管控,完善房地产企业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规则,落实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坚决查处经营贷、消费贷、信用贷违规用于购房。

7月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国家网信办联合印发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8部门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总体上来看,这次的政策规格还是比较高的,力度明显加大。立足因城施策,涵盖了开发、买卖、租赁、物业四大方向,不但明确了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的重点工作内容,同时给出了明确的工作时间表,并对落地方案给出了具体指导。相信,在“期限”和“方向”的引导下,未来政策调控将更加深入具体。

拿地销售比不超40%

7月26日,一则“房企拿地销售比不得超过40%”的消息不胫而走。报道称,被纳入“三道红线”试点的重点房企,已被监管部门要求买地金额不得超过年度销售额40%,这一比例限制不仅包括公开市场拿地,也包括收并购拿地支出。其实早在去年“三道红线”浮出水面的时候,就有要求房企拿地销售比不超过40%,如果近一年高于40%,或连续三年经营现金流为负,则需要对拿地来源作出解释。现在这一规定其实就是打个补丁。

而在这一规定出来之前,消息称,监管启动对融创拿地的排查,要求逐一说明购地资金来源、相关银行信息、支付凭证等。融创自1月以来,大举收购土地,引起监管关注,尤其在5月份,拿地销售比近60%。(而且这个时间点也是尴尬,白衣骑士融创正在和蓝光洽谈)

从上半年数据来看,卓越、越秀、建发、绿城、中骏等拿地都猛的一批,都在50%以上,而拿地过少的如世茂、禹洲、中南、金科、远洋、阳光城、荣盛、绿地等,都在20%以下,甚至个位数的水平。对于投资人而言,太多不行,太少也不行,不高兴了就用脚投票……

但是这个政策,其实也有点尴尬的地方:

对于热点一二线,地货比很难达到40%。比如楼面价4万,限价之下,售价能上10万大概率不太可能。这样的区域,拿上一块就超标,只能从其他地块来弥补或者减少拿地。

第一批供地冲的太猛,掀起退地风波

SD股份(A股上市,物业板块宋都服务H股上市),老实说存在感并不强,但是近期的退地事件让其映入大众眼帘。

SD股份的这波操作,是全国首次集中供地中出现的第一个退地案例,引发市场热议,也招来了上交所“关心”,要求公司就放弃前期竞得土地,相关部门不予返还公司缴纳的5000万元保证金事宜,落实核实及自查工作。

8月10日,公司予以回复,公告中还牵连到了XS和BL两家房企。这里且不论到底是谁的锅(不过看到公告里扯皮微信语音,有被笑到),但至少再次给市场一个信号,第一批集中供地真的太热了,以至于部分地块根本算不过来账,毕竟SD拿到的这个8号地块溢价率近30%,自持21%,在限价之下,难以想象能赚什么钱。

首批集中供地,呈现出这样一个局面:拿地亏死,不拿地等死。房企恐慌性去抢地,重庆溢价率超过40%,广州多数超过20%……跟很多拿地比较积极的房企也是作了沟通,一方面觉得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另一方面,就是为了保规模,养团队……总觉得黑暗之后就会引来黎明,殊不知这个黑夜究竟还有多长……

中诚信下调地产行业评级

7月27日,中诚信国际发布了关于将中国房地产行业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的公告。

中诚信下调行业这个事呢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对于行业评级展望的下调,往往是海外三大评级机构喜欢干的事儿。国内呢往往也就下调主体评级,今年也确实下调了不少,不过大多数都是“马后炮”行为……

这次中诚信下调缘由总结下来有几点:1)2020年上半年低基数效应减弱+政策调控,预计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销售增速放缓;2)金融监管力度强化,信贷偏紧,投资者信心不足,加大房企再融资压力。上述因素或将引发债务集中到期房企的现金流紧张。

这理由吧听下来也确实没得反驳,但是这些小白菜觉得已经在行业利差中有所反馈,再拎出来做一个下调的动作也不会说对行业产生多大冲击……

城市更新严管大拆大建

8月10日住建部网站公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原则上老城区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得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

2)严格控制大规模增建。原则上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建比不宜大于2,也就是增减面积不得大于拆除面积。

3)严格控制大规模搬迁。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居民就地、就近安置率不宜低于50%。

4)确保住房租赁市场供需平稳。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避免加重新市民、低收入群体租房困难,年租金涨幅不得超过5%。

5)最大限度保持原有风貌。鼓励小拆建和局部修补类更新,控制建筑高度,保证老城文化风貌和建筑特色。

这段时间各个地方也出台了不少关于城市更新的政策,生怕落后,城市更新成为地产存量市场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甚至有声音喊道“两集中加速洗牌,城市更新或成破局者”。这次政策出台,也是对于城市更新市场乱象的进一步整治。

主要几方面:沿用过度房地产化的开发建设方式,大拆大建,急功近利,有些地方随意拆除老建筑、征迁居民等等……(尤其这个征地,很可能引发社会问题,以前搞旧改的怕是很多都有“原罪”)

这个政策小白菜觉得有几点好处:1)控制大拆大建,可以避免因拆迁导致的被动式住房需求,以及因规划概念炒作导致的房价上涨;2)控制老城区改扩建也有助于消除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提升政绩,玩一些“拆了再建、建了再拆”的陋习。(浪费资源)

总体上而言,通过设置看得见、可量化的指标,一方面让城市更新更加透明规范;另一方面也让地方政府不敢“乱来”……对于目前的存量项目实施可能也会造成一些影响,因此,需要对房企存量城市更新项目做好排查,另一方面也需要关注对于城市更新供地依赖度较高区域……

第二波集中供地

8月10日,消息称自然资源部召开闭门会议,明确二批次核心城市土地出让政策调整,限定土地溢价上限15%,不得通过调高底价、竞配建等方式抬升实际房价。到达上限后通过摇号、一次性报价、竞高标方案决定土地归属。

这个消息刚传出来的时候,也不论真假,市场反应还是挺大的,至少股市不少个股直接拉了涨停!

其实在这之前,就有点猫腻:8月6日,在深圳第二波供地开拍前3天,宣布暂时中止。当时市场对于叫停的原因议论还是挺多的:比如市场太火热,怕溢价太高,引起社会舆论;报名房企低于预期,民企没钱参与(毕竟温州和金华等都有流拍地块)……等等,现在回头来看,大概率是因为这个政策被叫停。

这几天,多个城市陆续公布二轮集中供地计划:(1)24日成都披露第二批集中供地合计75宗,全面取消“竞配建”,均采取“限房价、定品质、竞地价”,多数溢价率不超10%;(2)25日南京公布出让土地53宗,同样实行“限房价、定品质、竞地价”模式,最高溢价率从之前的30%下调为15%;(3)26日杭州重新发布集中供地公告,一般地块溢价率上限由20%调整为15%,“竞品质”试点地块溢价率由10%调整为5%。

基本印证了自然资源部这一消息。本次政策调整,一方面,通过限制土拍实际成交溢价率不超过15%的形式(包括了地价、配建等实际需承担的土地成本),降低了房企隐性成本,控制了拿地成本,从而保障了房企的利润。另一方面,通过禁止房企马甲围标拍地,限制土拍实际成交溢价率不超过15%、拿地金额不超过销售额的40%等形式确保了房企之间更加公平竞争,打破原有的土拍市场格局,有更多的房企可以参与。

不知道冲的太猛的房企,是不是已经拍断了大腿……如果没,请继续!(希望可以吸取教训吧,地产政策面前,还是要当“听话”的好孩子)

如何识别房企财务风险

今年以来,房企也是幺蛾子不断(具体在下篇中展开),关于如何识别房企的财务风险,旭辉林老板有话说——五显五隐五征兆。小白菜也认真学习了一波,受益匪浅,在这里分享下。

——下文引自公众号“旭辉

集团”《CEO Talk | 房企风险之望闻问切》

1、五显是指五个显性财务指标,也就是政府已经深思熟虑好的三道红线和两个观察指标:

(1)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指标:不能超过70%,这个指标体现的是负债总额占比总资产的关系,因为预收账款不需要归还,交付后会变成结转收入,相对风险小,所以从负债中剔除,70%是当下行业相对比较优秀的水平,有些企业远高于这个数字。

(2)净负债率指标:不超过100%,净负债率是用企业的有息负债总额扣除账面现金后,除以净资产的数值。有息负债除剔除预收账款之外,还剔除了往来款等,这个指标体现的是有息负债的净额与企业净资产之间的关系,行业优秀的企业,一般这个数字可以控在70%以内。

(3)剔除受监管资金的现金短债比:不小于1,这里的现金是账面资金扣除受政府和金融机构的监管资金之后,也就是自由流动资金,短债是指企业一年内到期的债务,这个指标体现的是短期偿债能力,超过1相对安全,优秀企业一般超过1.5,甚至2。

(4)经营性净现金流为正:所有经营性现金收入扣除所有经营性现金支出,这是企业的自身造血能力,代表长期健康程度,融资性现金流不计算在内。但地产行业买地的支出也计入了,这个数值对于成熟型企业会为正,但对于增长型企业,常常买地投入会大于销售收入,但是差距过大的话会有流动性风险,所以列为观察指标。

(5)投资买地的金额:不超过年度累计销售的40%,这个指标关注土地投入的总额,希望限制买地支出。但是由于地价在不同区域占比不同,这个指标也不太公平,比如一二线城市的货值中地价的占比常超过70%,如果要控在40%以内,只有两种情况,一种降低拿地金额,压缩增长,另一种是到地价占比货值低于40%的三四线城市去投资,所以也只是列为观察指标。

五个显性指标基本体现企业的大风险,今年已经在几十家房企中试行,未来可能会在所有的大型房企中普遍推广,作为核心健康指标,一旦超过,会被教练强行瘦身。

2、五个隐性指标也是大家可以从财报上分析得出,不太被关注但是也相当重要:

(1)总负债周转率:用年度的总权益回款除以总权益负债,可以看出现金流对负债的年度覆盖水平,如果大于等于1,说明企业一年内的权益回款就能覆盖权益负债,属于优秀水平,如果负债要两年以上的回款才能覆盖,就压力大了,三年的话,可能就比较危险了。

(2)资产的流动性:企业的资产如果流动性好,随时可以套现,也能降低债务风险。资产流动性跟项目布局和类型有关,总体来说,零售物业好过整售物业,住宅项目好过商办项目,一二线好过三四线。很多港资地产企业的负债率都很低,主要也是因为他们早都转型为自持收租的业务模式,负债的回款覆盖以租金收入角度去考量,大宗商业资产的流动性也较弱,所以用低负债提高安全性。

(3)债务集中度:三道红线中的现金短债比只针对一年内到期的债务,有时还不容易判断风险。债务根据不同的类型,集中兑付的情况不一样,比如信托与发债等,是大额集中到期,开发贷好些,跟着销售进度走。如果自由现金不足,又集中在某个时间节点有大额兑付的情况,就要高度重视,至少要提前三个月看转化安排。

(4)真实利率水平:企业的非标融资利率,比如信托、私募、基金、商票贴现等的利率水平,更能体现企业融资的真实利率水平,能比较客观全面地反应企业的综合情况,如果短期内非标利率突然大幅上升,则必有事发生。

(5)表外负债情况:报表上的负债并没能体现全部的负债,观察一下小股东权益也是还原企业明股实债可能性的一个重要方式,不是看小股东权益比的高低,而是看小股东权益占比与其分红占比是否匹配,如果小股东权益比远高过其分红比,说明隐形债务可能较多。

五个隐性指标结合五个显性指标一起来看,能够更加客观综合地体现企业的债务风险度。

3、此外还有五个征兆指标是在财报或公告上所没有的,属于望的范畴,不一定准但是有一定的预警性:

(1)传言:有的企业一直有负面传言,始终未能彻底澄清,那么哪怕传言未成真,也要小心,因为无风不起浪,巨风常起于青萍之末,对于债券,不要有侥幸心态,赢了也只是票面值,空间有限,输了却是可能归零。

(2)名单:经常看看金融机构的白名单,因为黑名单不一定有,哪怕有也不会轻易告诉你,看白名单容易些,交叉对比分析一下,如果企业都不在多家主流金融机构的白名单上,就要注意了,即使不抽贷,但如果只有存量没有增量融资时,也是很危险的。

(3)人事:企业近期的核心高层,比如CEO或是CFO的变动情况,如果人员频繁变动,就要小心谨慎些,此时企业要么正处于磨合动荡期,要么可能有些隐情压力。

(4)买地:如果企业近六个月的买地量极少,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情况,正常情况下,六个月滚动周期的新增投资货值至少应该与销售持平,如果要保持增长,补的货要更多过于销售才行。如果不买地,说明业务已经在高度收缩,或是资金链承压较大。

(5)项目:证券的投资分析师常会到企业的实地进行考察和调研,这个方法可以套用到对地产企业的项目踏勘和分析上。选几个项目去看一看他们的产品力,听一听客户的反馈,算一算售价与成本间的差距,基本可以看出企业盈利的基本能力,如果大部分项目不赚钱甚至亏损时,可以考虑提前撤退。

五显五隐五征兆,是观测房企财务安全性的一些经验标准,也可以作为财务风险内控的自律要求,有病治病,无病预防。如果企业只是碰到一两个,并不代表就有问题,但如果交叉踩中好几条,就要小心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此外股东结构也是另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从抗风险能力来看,同样的指标下,国企大于民企,央企强于地方。但不论国企民企,都应该顺应大趋势,控负债、降杠杆,有质量的发展才是正道。

本文结束语

说到这,地产股债双杀其实也没啥毛病。政策面持续利空,预期变差,行业本身也没啥创新的故事可以吹逼……但是,这依然是个新房销售17万亿的市场,即使规模即将出现拐点,压缩到10万亿(这也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国内也很难有与之匹敌的单一行业市场,说没有投资机会小白菜是不信的!

所以,股票不敢说,但是今年的地产债,或许是个发财的机会……

对于房企而言,能做的唯有“开源节流”!一方面别瞎笔参与拿地,冲的比谁都猛,在管理上也不能像之前那么粗狂,降低支出;另一方面,加速销售,促进回款。

能认真执行上述的房企,相关债券若二级被砸,一个字:抄底!

最后,用旭辉林峰总的一句话结尾:

没有消失的行业,只有消失的企业!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债市投研笔记”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