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 2023不良资产大会昆明站

    400+产业端、资产端、处置端专业人士齐聚,2023不良资产大会火热报名中!

郭主席在说:投资换锚

郭主席昨天的发言,刷屏了。既然郭主席反复把房地产的风险拿到台面上来说,那么存量房地产其实没有太大的风险。

作者:政信三公子

来源:政信三公子(ID:whatever201812)

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仓鼠有个特点,预感到冬天来临之前,就会开始储藏食物。

仓鼠不会考虑储藏的食物够不够,它会按照本能,一停也不停,日复一日,直到冬天到来。

那些在冬季吃不了的麦粒,就会在天气转暖后发芽,变成春天的一部分。

但是人不一样。如果预感到冬天来临,人会先思考,捋出几条方向:

比如换到粮多物丰待遇差的大机构苟着,比如南下迁徙到温暖的湾区,比如把流动性差的有形或无形资产提前变现,比如按照底线思维来布局几处救生所,比如造船和抱团,也可能变成无头苍蝇四处乱撞等等。

我的办公桌底下始终放着一个大救生包,里面从太阳能电池板到急救药物到户外用品等,一应俱全。

怀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

上面这么多废话,是想说个啥?

郭主席昨天的发言,刷屏了。大多数评论文章都在拿房地产部分说事,我的考虑却并不在此。

房地产是金融体系最大的灰犀牛,但是,彼之砒霜,我之蜜糖。彼之灰犀牛,未必不是我之方舟。

房地产之所以能成为全民投资品,成为评论居民财富的一般等价物,在于过去20多年的补缺。

举个简单的例子。

馒头店的供给是有市场上限的。每个人一顿饭也就吃1-2个馒头。

就算大家有着饥饿的记忆,冰箱里最多也就储备一周的馒头。

馒头店的供给一直在增加,边际不经济了,该怎么办?

方式有很多种:

比如:

观念上,宣传馒头会涨价。

客源上,卖给吃面包的外国人。

产品上,卖花卷和油条。

实际上,不管采取哪种方案,都属于存量资源的再分配。绕来绕去都脱不开馒头店。

这就是对房地产的路径依赖。

当馒头店达到供需平衡后,就不该继续投入生产要素了。宝贵的生产要素要投入到可以带来乘数效应的增量领域。

既然郭主席反复把房地产的风险拿到台面上来说,那么存量房地产其实没有太大的风险。

逻辑很简单:

能公开讨论的风险都不算风险。

但是把生产要素都投入到馒头店里,就属于路径依赖了:

居住变成了投资,投资又变成了投机,投机再变成赌博,赌博最后就变成诈骗了。

击鼓传花停止时,总得有人买单,成为代价。

我觉得,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处于投资和投机阶段之间,远未到投机阶段,更没到赌博和诈骗阶段。

但是比特币已经介于投机和赌博阶段了。空气币则介于赌博和诈骗阶段了。

综上,郭主席讲的不仅仅是房地产的问题,而是投资换锚的问题。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投资锚定物和财富放大器是房子,而美国的投资锚定物和财富放大器是股市。

即:

中国人买房,美国人炒股。

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国人不炒房了。但是2020年疫情出现后,美国人又开始炒房了。

同样是炒房,逻辑是不一样的。

2008年炒房的是不优质的次贷客户。2020年炒房的是优质的有钱人。

拜登刚签了1.9万亿,接下来还要继续放。连美国前财长劳伦斯都说:

美国50年来,最大的通胀要来了。

此时,拿着钱就变毛。不去买资产,还能干嘛?

但是美国股市还能买嘛?

看个图片。

2008年次贷危机后,道琼斯最低6440点,现在都32000点了,翻了5倍!

同期,美国GDP只涨了50%。

疫情之下,房地产市场就是美国的价值洼地。当然要买房!

回到国内,中国的房子就如同美国的股市,太高了。

北上深三城的房地产市值加起来,都能买下整个美国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全世界都在放水,大通胀来袭,国内投资的价值洼地在哪里?

按照正常的逻辑,水在从房子往证券市场上走,但是,证券市场把精力都去搞茅台和类茅台了。

茅台和类茅台具有什么特点?

刚需、每年都涨价。

这tm不就是房子的特点嘛?

所以股市这波扎堆大白马,在我看来,就是:

股票投资策略的房地产化。

说到底,还是路径依赖。

撸房子撸习惯了,现在看啥都是拿撸房子那套逻辑来代入。

巴菲特在今年的致股东信里,写了这么一段话:

“众所周知,这些年来,债券可不是一个理想的投资对象。你可敢相信,十年期美国国债所能够获得的收益缩水有多严重?

1981年9月时,这些债券的收益率是15.8%,而到2020年年底,就只剩了0.93%。在一些重量级的经济体,比如德国和日本,数以万亿美元计的主权债券,其收益率都变成了负数。全世界的固定收益投资者,不管是退休基金、保险公司,还是退休者,都面对着一个极为惨淡的未来。”

“一些保险公司,以及其他债券投资者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率,选择了转向那些借款者品质可疑的债务。然而,高风险贷款,其实并不是打开低利率之锁的合适钥匙。三十年前,曾经一度无比强大的储蓄和贷款行业最终自毁前程,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忽略了这一公理。”

巴老爷子是看淡债券市场的,很有道理。

但从阶段性上看,我反而觉得,已经持续爆雷的债券市场,初步具备了价值洼地的可能。

美国债券收益率从1981年的15.8%,下降到2021年的0.93%,花了足足40年。

在前期,相当长的时间里,尤其是外部世界环境动荡的时候(1978年后的石油危机和两伊战争),资金回到国内寻找机会,此时,债券市场反而会有不错的收益。

当然,债券的投资者变了。以前银行是主流,未来将以非银机构、国企乃至高净值个人为主。

新的投资者,新的风险偏好,新的债券市场。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政信三公子”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