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信托新规是对房地产行业的精准打击

非标不易,且行且珍惜。

作者:老庵

来源:老庵笔记(ID:gh_bd8f12fb8283)

5月8日,银保监会发布《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此次信托新规是信托行业对资管新规的细化配套文件,诸多媒体和专业机构已经对新规进行过详细深入解读,此处不再赘述。

老庵认为,此次新规的监管意图有二:回归资管本质、打击地产融资。
 
先说回归资管,这与资管新规一脉相承,信托的本质是“受人之托,代客理财”,商业逻辑是根据客户的多样化资产配置需求,寻找投资标的,先有客户需求,再有资产供给。
 
但信托行业的现状是中国金融体系中仅次于银行的持牌金融机构,以资管之虚,行信贷之实,早已脱离资管范畴,沦为放贷工具。中国信托行业自诞生以来一直是资产端驱动资金端,资产端又以债性需求为主,从而造成诸多行业乱像,例如资金池、多层嵌套、短借长投等。
 
在监管眼中,信托不是类信贷金融机构,而是与公募、理财子公司、私募基金性质类似的资产管理机构,这是监管目前对信托的基本定位。
 
所以对信托的管理逻辑,不同于银行,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支柱,核心是巴塞尔协议;而信托是帮助投资人进行资产配置,不同产品必须边界清晰、投向明确,不可有任何资金池概念。资产配置不是放贷。

再说打击地产融资,此次新规最为刺痛人心的三个数字是50%、30%、200。
 
50%—非标债权占比任何时点不可超过集合信托规模的50%,什么是非标?对不起,没有标准,但“标”以外的都是非标,标有个白名单,央妈说了算。简单来说,只要没在交易所、银行间等场所发行的标准化产品,都是非标,信托的基本盘—信托贷款,也是非标。
 
再说一遍,资管不是放贷,资管配置债权更鼓励投向有流动性的标准化债权,没准50%的比例会越来越低。
 
非标让监管层厌恶,非标就是原罪。
 
30%—单家客户资金信托合计不可超过净资产30%,有没有感到监管对地产深深的恶意?对地产的针对性,不能更明显。
 
信托行业平均净资产规模在70亿左右,30%的集中度,平均一家客户的非标配置规模上限是20亿,做两笔业务,额度就没了。地产行业整体的非标规模,势必会受影响。
 
200人—信托必须私募,且单只产品不可超过200人,此条直接拉平信托与私募基金的募集要求,对信托资金端提出巨大挑战,此刻估计刚刚火拼抢下天津信托控制权的上实集团已经哭晕在厕所。
 
财富端单个投资人主力规模为100-300万,头部私行300-500万客户比例相对更高,以户均300万计算,单笔业务规模6亿,超过10亿募集难度陡增。
 
这意味着,超过10亿的融资需求,很难匹配资金。

与此次新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几日出台的《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以及《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
 
不难看出,国家鼓励资金流向权益类市场和标准化债权市场,权益市场的扶持对象是新兴产业,那里是最需要资本支持的地方,而标准化债权业务更透明,风险暴露更充分,更容易进行净值化管理。
 
金融对房地产与实业的支持,完全是冰火两重天。
 
金融行业的所有规则,都是在划定资金流向,仅从三个数字就能看出,中央对地产行业的调控态度非常坚定,钱不能过多流向房地产,非标债权成为限制对象,这对房地产行业形成精准打击,行业整体降杠杆迫在眉睫。
 
据说以高负债著称的融创、恒大都已开始主动降杠杆,大家都看的明白。
 
所以,短期看,非标额度将更为紧张,信托报酬可能会水涨船高;但长期看,房地产行业规模见顶,整体行业杠杆呈下行趋势,行业将持续整合,房企对非标债权的整体资金需求可能会走弱,地产行业能够承载的非标债权规模存在不确定性。
 
非标不易,且行且珍惜。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老庵笔记”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盛会邀请】2024大连·特殊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报名开启(11.15-11.16)

年卡会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