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资产为王:银行们的金融角色

非标的鼻祖

作者:晏方

来源:理顾者(ID:gh_9acd8a0ce3f1)

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不论是信托还是基金,证券还是保险,租赁还是其他,体量都远不如银行;

不论是做业务还是私生活,碰到银行不说“跪”,多少也得掂量几分。

毕竟,一家工行就是“宇宙第一大行”;连研报划分类目,都不是银行,就是非银行金融;

包括中行“原油宝“事件一石惊起千层浪,连带着银行业整个被推至风口浪尖,国有银行的是与非,商业化业务的对与错……

一时之间,口诛笔伐高热,但这恰恰体现出其争议角色的特殊。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绝对算得上是主导力量。

庞大的银行体系

论牌照,没有哪一子行业比银行多;论网点,也没有谁如银行般毛细血管遍布全国各角落。

以“宇宙行”工行为首的“4+1+1”国有六大行;

以“零售之王”招商为代表的12家股份制银行;

以微众为典型的17家民营银行;

2家服务于国家战略的政策性银行;

曾经是地方政府座上宾、开启“地方融资平台”最早期形态,拉起城市建设高潮的国开行;

134家早期多烂账、活跃在地方的城商银行;

1622家业务灵活、亲近乡民的村镇银行;

……

中国银行体系庞大而殷实,在“央妈”带领下,与财政各司其职,扮演着专业的货币金融角色。

图片

(图源:资管云)

这样一种组织体系,过去是没有的。1978年之前,全国就只有一家“中国人民银行”,甚至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只是政府的出纳而已。

计划经济下,金融体系由政治激励。

当时的“人民银行”和财政部角色混为一谈,银行本职——存贷功能并不明确。

要存钱?粮食都是统一分配的,没余粮;

要贷款?按计划,国家直接印钞票拨款;

于是,在不识银行真面目中,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人民银行”逐渐裂变成各类专业银行。

1978年,与所有现代经济的起点一样,银行的改变也从这里开始,金融与财政的分离开始了。

1979年,“拨改贷“试点启动。

原本的基本建设投资由财政无偿拨款,改为通过人民银行以贷款方式供应;

1983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同年,把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由原来的财政、银行两家管理,改为由人民银行一家管理。

1984年,国有四大行设立;

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相继从计划经济下“大一统”的人民银行和财政体系中破茧而出;

1987年,招行、中信、深发展的成立,孵化出30年后一个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商业银行群体。

1994年,把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进一步剥离,三大政策性银行相继成立,开启后来“地方融资平台”模式的国开行也是其中之一。

……

一个“以人民银行为领导,以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组织架构雏形初现。

“大财政、小银行”模式不再,银行开始成为融资主渠道,以它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逐渐建立。

如今的一切,渐渐有了最初的模样。

资产为王

如果说,1978-1994年是中国银行们走向专业化的一步,那往后就是商业化、市场化的过程。

1993年,朱镕基上任副总理。

铁腕改革,朱相坚持分业经营原则,在他的坚持下,才有了“三会分设”和金融机构按主业划分。

1994年,《商业银行法》颁布。

1998年,商业化转型继续,财政部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补充国有银行资本金;

1999年,长城、信达、华融、东方四大AMC成立,用于接受四大行剥离的1.4万亿不良资产。

后来有了为处置不良而生的金交所。

2002年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改“背水一战”。

建行、中行率先试点,由国家注资,工行、农行随后依次进行。在股改和公开上市中,4大行实现了由国有独资银行向国际公众公司的嬗变。

……

往后十余年,中国银行们在商业化、市场化中一路狂奔,迎来资产盈利增长的“黄金十年”。

2019年末,单商业银行总资产是232.34万亿;

在4月年报季中,拥有“宇宙行”之称的工行依旧总资产规模最高,超30万亿,足足超过号称“第二大金融支柱”的信托全行业22万亿资产余额。

要知道,信托资产尚且只是管理,还非自有。

图片

(图源:零壹财经)

巨额的生息资产+毛细血管般的网点+广泛的客户群,给银行带来了庞大的规模效应:

高额的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

过去十年,中国银行们的利收有多大?

存款利率(一年期定存)长期在1.7%以上,年化贷款利率则在4.7%以上,利差3%左右。

图片

(图源:智本社)

过去十年,四大行的利润膨胀有多快?

2019年,中国最赚钱的企业前四名依然是四大行,四大行利润之和接近1万亿之巨。

图片

(图源:智本社)

以国家信用作背书,在制度红利、成本优势与市场红利中,中国自2008年后持续且高速的“负债型”经济给了商业银行资产扩张的机会,因为实体经济的负债就是商业银行的资产。

而它资产扩张的路径,主要两条:

一条是表内信贷,银行的老本行。

一条是表外类信贷,也就是俗称的非标。

非标的鼻祖

前面说到,朱相铁腕改革,坚持分业经营,银行与证券、保险、信托、房地产独立经营。

但分业监管是真,实际经营却有混业之嫌。

中国的商业银行基本是国有(控股)银行。在广大老百姓心中,代表着国家信用,不会倒闭,有着刚性兑付的隐形信仰,因此资金在银行或通过银行渠道理财,是安全可靠的。

这些资金相互渗透、交叉。

虽起点在银行,却在信贷或类信贷影子银行中,实际流向了信托、证券、基金、房地产等。

◆ 先是2008年,经济四万亿刺激,“投资热”兴起,各种投资产品雨后春笋般冒出。

可资金从哪来?哪里能获得客户?

脱颖而出的,就是商业银行。

于是,在那几年,一种“理财产品-通道业务-非标资产”的业务模式在银行中开启,银信合作成了银行绕过监管进行信贷扩张的重要手段。

◆ 再是2010年后,四万亿“后遗症”涌现,经济过热,信贷政策收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难以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资金需求却强烈。

这是温养非标的两大沃土。

以银行为主体,非标业务在那时膨胀。

一个是国家信用背书,依靠地方政府信财政隐形刚兑,对利率不敏感;一个是暴利地产,项目利润空间大,二者对资金成本的承受力都较高,这直接导致非标收益明显高于当时银行贷款。

银行资产也在那段非标元年时间迅速扩张。

◆ 等到2012年之后,群雄逐鹿而起,“大资管盛世”到来,表外理财、表表外的代销业务又成为了很多银行规模和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

银行资金通过“银信合作”、“银证合作”、“银基合作”等借道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等购买非标,在分业监管模式下避开监管视线,套利渐生。

与之而来的,是2013年的8号文。

非标业务渐渐被监管盯上。

而彼时,中国银行们已经走完了一段黄金时间。

2013年,全年新增社融中非标占比接近30%。

其中,委托贷款新增2.55万亿,是2012年的2倍左右;信托贷款新增1.8万亿,上升43%。

图片

(图源:海通证券)

而到2013年,中国进入世界前1000的银行已经有96家;全球前10大银行,中国更是独占四席。

饱吃了一顿红利的银行,早已财大气粗。

更何况,即使在那之后屡遭围剿,非标也始终不曾消亡,哪怕是划定了35%的净资产红线。

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2019)》,截至去年6月,非保本理财规模25.12亿元。

其中,非标在理财投资中占比约17.02%,距离不得超过35%的净资产红线还有较大空间。

图片

非保本理财产品资产配置情况

(图源:中国理财网)

非标还在继续,资产业务也还在继续,银行的规模扩张也还在继续。只不过,疯狂已大不如前。

结语 跳出银行做银行

说了这么多,其实无非是想说,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

它有着行政性垄断地位,规模庞大。

不仅是经济的加速器,更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转换器;不仅拥有几百万亿资产、几万亿净利润,也有着上百万从业者,上亿的用户投资者。

它曾经吃了那么多红利,信托、证券、基金、保险……所有机构都得仰望它——

但又不过是偌大金融体系中的一枚棋子,国家说要金融改革,它就是第一个落刀点。

属于它的一个盲目扩张时代已经落幕。

随着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诸多行业纷纷进入下半场,它必然也将进入“下半场”。

而在它曾经的红利渐渐消失中,

在它黄金十年已过中,

在不良资产如跗骨之蛆缠绕中,

经济周期、行业周期、科技周期三期叠加中,

甚至是中行“原油宝”风波被质问“中国的银行,价值何在?”中,它必然要思考下半场去向。

到那时,是跳出银行做银行、寻找资产创新,还是干好银行本职工作——存贷业务?

就是一个摆在案面上的不二选项:该动一动了。

参考资料:

《银行业改革中的不良资产发展史》,星玛资产;

《银行业的下半场》,西泽研究院;

《中国银行们,正扼住经济的咽喉》,智本社;

《中国的银行体系》,资管云;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理顾者”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盛会邀请】2024大连·特殊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报名开启(11.15-11.16)

年卡会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