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债市踩踏开始

很多人说,评级机构太水了,消息太滞后了。

作者:政信三公子

来源:政信三公子(ID:whatever201812)

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一)

永煤昨天放弃挣扎,躺倒了,这还是中CX评的AAA。

很多人说,评级机构太水了,消息太滞后了。

我不这么认为。

花多少钱办多少事儿,几十万到一两百万就出一份评级报告,你想让人家做到什么程度?何况是买方付费,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又能咋地?

这次永煤事件,给中诚信乃至其它评级机构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钱没挣到多少,压力却一点没少。与其自己扛压力,还不如让企业去扛。

所以今天晚上,我看到魏桥被降级了,真的莫名其妙。但降级,就会传到出风险的信号,有些机构会被迫斩仓,如果出现踩踏,那画面真是不敢想。

之前我曾经在公众号文章里发起过一个设想,依托6万多名读者遍布全国的触角,成立一家独立的调研机构,做固收圈的“浑水”,由买家付费。为此,我和一些金融机构都聊过,只要消息及时、靠谱,那么每年付一两百万信息费也没问题,他们的需求很急迫。

毕竟,几亿乃至十几亿的投资,有消息可以9折提前跑,没消息就只能蹲守债委会了,悲惨的,1折也有可能。在行业下行周期,雷声不断,这种一手信息和独立评估建议更加重要。

我把这个设想和三猪聊了下,三猪哼哼道:

大过年的,都不容易,还是孩子。

好吧,共克时艰。

自从公众号开立以来,有非常多区域的领导找我私聊,咨询化债和转型的思路。

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是某些地市和区县的政府投融资顾问。只不过现实和网络上严格分割开,免得被兄弟们拿弹弓打玻璃。在最近这两年,有个特别深的感触:

说实话,如果形势变得糟糕后,往往一团乱麻,一环扣一环,早已不是某个人自己所能解决的。

只有上下一心,群策群力,还要顶住压力,冒着风险,才有可能找到突破口,然后抽丝剥茧的逐一解决。

很多时候,建议再好,落地也困难。

以至于我遇到过一个情况,某副市长托我协调点急事,需要补充政府文件,要的比较着急。我和他电话沟通后,请他安排人和我对接。

我清晰的记得,他叹了口气,回复我说:

我正在出差。等我回去后,亲自协调。

就在这一个刹那,作为听者,一个旁观的外人,我都感觉鼻头一酸,眼眶湿润:

大环境不好,没有多少人愿意拍板和担责,都往后躲。什么事情都得亲历其为,太不容易了。

而很多时候,就算这么玩命,也未必就有好结果。

(二)

圈内在流传一份名单。

大意是,青投和盐湖出事后,暴雷不破生产,“先进”经验让领导们心里有了谱儿。于是,随着盐湖省的领导陆续交流到全国各地任职,也把“先进”经验带了过去。比如海参省,比如山药省,经过亲身实践,发现:

嘿!感谢那些打倒我的,让我知道,躺下后真舒服!

还有那些哪些省份交流到了曾经在盐湖省任职的领导,掌握了“先进”经验呢?

有鲜花省、臭鳜鱼省等。

当看到这个段子和图表的时候,我的心里感觉怪怪的,同业们离靠掷骰子和抽签来确定买哪只债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今天有位搞债的老司机兄弟,找我打听另一家岌岌可危AAA的再融资情况。坦言:

目前的情况,已经超出了他职业生涯的认知范围,看不懂了。

我清晰的记得,去年聊天时,他意气风发的样子,像极了2014年-2015年干非标的我,那流着奶和蜂蜜的时代。

之前,就是上一个AAA雷王,刚过去不远。我记得有人写了封言辞恳切的公开信,说,如果省里不协调解决,自己就要上天台了。

当时,我以为只是吐槽和施压的手段,而且金融机构都是集体决策,个人不至于有生命风险。

就在今天,我听说。

虽然没验证,但听后,心里堵的慌。

QNMD。

时代里的一粒灰,落在个人的肩膀上,就是无法承受的一座大山。

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今晚又失眠了。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政信三公子”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盛会邀请】2024大连·特殊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报名开启(11.15-11.16)

年卡会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