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债务风险持续高发的当下,多项财政、基建政策都在强调“有效投资”,说明了财政可用于实际支出的规模比较有限,必须提高投资效率、把钱花在刀刃上
作者:杨晓怿
来源:杨老师的基建课堂(ID:msyangteacher)
2021年的经济数据陆续公布,稳增长的成绩单还算亮眼、让人满意;但开年的一系列积极政策,实际上也说明了如今的稳增长压力仍在,且在疫情的反复下并不乐观。尤其是在地方债务风险持续高发的当下,多项财政、基建政策都在强调“有效投资”,说明了财政可用于实际支出的规模比较有限,必须提高投资效率、把钱花在刀刃上,才能实现稳增长的一系列目标。
那么,在债务压力的重担下,地方政府与城投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投资呢?
提高市场程度,有效配置资源
有效投资的关键在于“投资的有效性”,但这个问题在过去的财政拨款、政府代建模式下一直很难解决;在如今市场化改革的趋势下,如今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通过在政府投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化机制、提高市场化程度,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问题。
如在传统模式下,地方政府与城投通过举债-投资的模式进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类的投资,但事实证明,在没有市场机制的情况下,这些大规模的投资很容易形成无效投资,从而形成地方债务的沉疴。如今就需要通过市场机制,让政府投资与市场需求、未来产出进行挂钩;通过未来的综合收益、长期发展来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既加强投资的有效性,也是从根源上解决地方债务不断积累的问题。
因此,未来各地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模式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城市更新、片区开发等项目收益自平衡模式将进一步推广;作为政策性工具的地方专项债券也会进一步关注投资有效性与项目产出的问题。
改善债务结构,降低风险压力
除了新增投资外,通过政策性工具与市场化渠道来改善既有的债务结构、降低潜在的风险压力,从而促使地方财政与城投的平稳运行,也属于“有效投资”的范畴。因此,在货币政策预期将有所调整的2022年,财政与城投共同进行债务化解与结构性的调整,也将是工作的重点。
对于部分地方政府来说,由于举债成本高、债务结构不佳等历史遗留问题,每年的可用财力与城投净收入基本都用于支付利息以及偿还债务,真正能用于投资的部分非常有限,需要通过增加债务率的方式来进行投资。
但在目前“政府降杠杆”的长期目标下,限制地方隐性债务与城投债务率的继续增长将会日趋严格,未来工作的焦点在于平衡好债务风险与发展的关系;对债务率较高的地方来说,通过债务重组、盘活存量资产、债务置换等一系列方式来解决债务风险问题,当属如今最急需解决的焦点,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投资。
跟随结构调整,升级投资需求
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大潮下,政府投资拉动的需求也应当与产业结构进行匹配,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帮助产业结构性调整的,才能称为有效投资;对于一些限制、淘汰的产能,即使拉动需求,能产生的效益与长期发展都非常有限。
2020年国务院提出“新基建”,也正是考虑到需要升级投资需求与领域,拉动新兴产业、战略产业的发展;在数字经济的大潮下,如今的有效投资显然不再是传统基础设施的同义词,而是需要进一步向公共服务领域、新型基础设施、产业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化领域进行倾斜。
除了经济效益与产业发展之外,在环保与碳中和的大方向指引下,针对绿色产业以及环保事业的投资比重也将持续提升;政府投资的有效性也需要综合考虑宏观政策与政府工作的各项诉求,通过财政政策来减少收入不平衡的问题,进一步减少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同样是一种“有效投资”。
由此来看,2022年的财政再宽、货币政策再好,地方政府与城投也不会迎来广泛的宽松,依然需要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
2023年7月22日-23日,诚邀您拨冗莅临。
拿包+尽调+处置+法拍+精华案例全解析!
做好不良资产,学这一门课就够了!
2位深耕该领域的大咖老师领衔主讲,用特殊机会投资视角拆解困境上市公司重组重整中的巨大机遇。
系统提升资产投资、经营、处置实操技能
全面掌握最新结构化融资技能!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