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通胀继续回暖,“反内卷”政策效应边际放缓

通胀水平年内有望继续温和修复,债市可挖掘超调品种

作者:李席丰

来源:中证鹏元评级

"主要内容

10月CPI同比增长0.2%,高于wind市场预期(-0.1%),高于前值(-0.3%);

10月PPI同比增长-2.1%,高于wind市场预期(-2.3%),高于前值(-2.3%)。

一、CPI:食品项拖累作用减弱,非食品项继续走强,核心通胀创近年新高

(1)CPI同比转正,食品项和非食品项价格回暖,核心通胀同比涨幅连续6个月扩大。10月CPI同比由负转正,较上月回升0.5pct;环比0.2%,较上月上升0.1pct,且强于季节性(0.02%)。CPI内部分化收窄,食品项和非食品项价格均回暖,其中非食品项同比增速连续5个月上升。核心CPI同比涨幅较上月上升0.2pct,连续6个月涨幅扩大,创2024年3月以来新高;环比0.2%,较上月上升0.2pct,强于季节性(0.06%)。

(2)CPI食品项环比涨幅收窄,但强于季节性,对CPI同比的拖累作用减弱;非食品项环比转涨,节假日因素、促消费政策和金价上涨是主要支撑。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强于季节性,猪肉价格还在下行通道;节假日出行需求带动旅游和服务分项价格走强,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效应显现,但整体提前开启的双11促销活动让家用器具、交通工具等核心商品价格涨幅弱于季节性。

二、PPI:“反内卷”政策提振效果边际退坡,建材相关价格分化

(1)PPI环比转涨,同比跌幅收窄,主要受到市场竞争秩序优化、基数走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10月PPI同比-2.1%,高于前值(-2.3%),连续37个月增速为负,同时连续3个月跌幅收窄;PPI环比0.1%,时隔10个月增速转正,较上月上升0.1pct,但仍弱于季节性(0.5%)。从同比价格组成因素看,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共同推动PPI同比回升。从结构上看,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较上月分别持平、上升0.3pct,其中生活资料价格跌幅收窄,主要是一般日用品类和耐用消费品类价格回暖。

(2)国际定价的原油和有色金属延续前期走势,煤炭在供需改善下继续走强,建材相关价格分化,“反内卷”提振效果放缓,外需相关的出口链价格下行压力缓解。

三、展望:通胀水平年内有望继续温和修复,债市可挖掘超调品种

(1)10月通胀数据回暖,预计通胀水平年内温和修复。在总需求走弱、外部冲击仍在的背景下,后续CPI同比预计低位修复,向上弹性有限;四季度翘尾因素对CPI同比增速的拖累作用减弱,11月CPI同比预计继续上行。对于PPI,原油价格中长期仍受制于贸易摩擦下全球经济放缓、产油国供应加快恢复等核心因素,供需过剩下今明两年中枢价格预计继续走低;有色金属板块在供需改善和地缘政治等因素下有望继续走强,尤其是黄金和铜;国内定价的黑色金属、非金属等工业品价格仍受到工业需求走弱、房地产加速下行等因素的制约,不过重点行业产能治理的政策效果形成有利对冲,后续关注本轮政策效果的持续时间。“反内卷”政策将继续优化市场竞争秩序,但四季度存在翘尾因素支撑作用减弱、原油价格回落、地产下行等因素,年内PPI同比增速预计在-2.1%附近。

(2)对债市的影响:债市对通胀数据仍反应钝化,关注PPI回升的持续性及其对企业盈利的影响。10月通胀数据整体符合预期,对债市影响有限,但是PPI同比增速的连续回升将提高企业盈利,对股市的走势可能产生积极影响,其回升的持续性有待继续观察。年内股市上涨动能环比减弱,预计四季度对债市压制的作用弱于三季度。在中美摩擦阶段性缓和、基金销售新规扰动减弱等因素下,债市将回归对经济基本面和宽松资金面的定价,叠加跨年配置行情逐步开启,债市做多势能增加。配置上,以积极配置和波段操作为主,挖掘超调的信用债品种;弱基本面和宽松流动性不改,中长期仍看多债市,重点关注政策落地效果和股市走势。

"

10月CPI同比增长0.2%,高于wind市场预期(-0.1%),高于前值(-0.3%);

10月PPI同比增长-2.1%,高于wind市场预期(-2.3%),高于前值(-2.3%)。

一、CPI:食品项拖累作用减弱,非食品项继续走强,核心通胀连续6月上行

CPI同比转正,食品项和非食品项价格均回暖,核心通胀连续6个月回升。10月CPI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较上月回升0.5pct,高于wind市场预期(-0.1%);环比0.2%,较上月上升0.1pct,且强于季节性(0.02%)。分项来看,10月CPI内部分化收窄,食品项和非食品项价格均回暖,其中食品项同比为-2.9%,跌幅收窄1.5pct,非食品项同比为0.9%,涨幅扩大0.2pct,连续5个月上升。剔除食品和能源,10月核心CPI同比上涨1.2%,较上月上升0.2pct,连续6个月涨幅扩大,为2024年3月以来新高;环比0.2%,较上月上升0.2pct,强于季节性(0.06%)。

21.png

CPI食品项环比涨幅收窄,但强于季节性,对CPI同比的拖累作用减弱,猪肉跌幅扩大;非食品项环比转涨,节假日因素、促消费政策和金价上涨是主要支撑。

(1)食品项环比涨幅收窄,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强于季节性,猪肉价格还在下行通道。10月CPI食品项环比0.3%,较前一月下降0.4pct,但显著强于季节性(-0.4%);同比-2.9%,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54pct,较上月收窄0.29pct。食品中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强于季节性,畜肉、蛋类等其他分项均弱于季节性。具体来看,10月多地降雨后气温骤降,影响蔬菜供应,鲜菜价格反季节上行,环比涨幅4.3%,显著强于季节性(1.0%);蛋类供需矛盾明显,价格环比-1.7%,在食品分项中跌幅靠前,弱于季节性(-1.4%);猪肉供应整体保持宽松,价格延续偏弱震荡,环比跌幅扩大1.8pct至2.5%,环比增速仍显著弱于季节性(-1.1%)。猪价前瞻指标——9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相对前月近似持平,继续保持相对高位,显示猪肉去产能节奏偏慢;11月以来猪肉价格小幅修复。  

(2)非食品分项环比转涨,节假日出行需求带动旅游和服务分项价格走强。10月CPI非食品价格环比0.2%,较上月上升0.3pct,强于季节性(0.10%);服务价格环比转涨,涨幅0.2%,强于季节性(0.0%),相关需求回升。八大分项中食品烟酒、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强于季节性,其他分项均弱于季节性。其中,受到国庆中秋双节叠加的影响,出行需求旺盛,宾馆住宿、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8.6%、4.5%和2.5%,涨幅均高于季节性水平,带动CPI旅游分项价格环比由跌转涨,由上月的-6.1%升至本月的2.5%,显著强于季节性(1.0%)。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持续落地,尤其是9月底下达今年第四批“国补”资金,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家用器具、文娱耐用消费品和家庭日用杂品价格同比涨幅在2.4%-5.0%之间,燃油小汽车价格降幅收窄至2.3%,但CPI家用器具、交通工具等核心商品价格涨幅弱于季节性,可能与今年整体有所提前开启的双11促销活动有关,通信工具价格转为强于季节性,预计存储芯片涨价是重要原因;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月扩大1.0pct,连续6个月涨幅扩大。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影响,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分别上涨50.3%和46.1%,涨幅均继续扩大,带动CPI分项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持续强于季节性;能源价格下降2.4%,其中汽油价格下降5.5%,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18pct。秋装换季进入尾声,服装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较上月收窄0.7pct,弱于季节性(0.3%)。

22.png

23.png

24.png

二、PPI:“反内卷”政策提振效果边际退坡,建材相关价格分化

PPI环比转涨,同比跌幅收窄,主要受到市场竞争秩序优化、基数走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10月PPI同比-2.1%,高于wind预期(-2.3%),高于前值(-2.3%),连续37个月增速为负,同时连续3个月跌幅收窄;PPI环比0.1%,时隔10个月增速转正,较上月上升0.1pct,但仍弱于季节性(0.5%)。从同比价格组成因素看,10月PPI价格中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分别影响0.0pct和-2.1pct,较上月均上行0.1pct,共同推动PPI同比回升。从结构上看,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同比分别为-2.4%、-1.7%,较上月分别持平、上升0.3pct,其中生活资料价格跌幅收窄,主要是一般日用品类和耐用消费品类价格回暖。

25.png

国际定价的原油和有色金属延续前期走势,煤炭在供需改善下继续走强,建材相关价格分化,“反内卷”提振效果放缓,外需相关的出口链价格下行压力缓解。

(1)能源分项:国际油价连续调整,价格逐步传导到国内,10月发改委两次下调汽油价格,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也边际回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下跌2.3%,跌幅扩大0.3pct,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环比分别下跌0.5%和0.8%;“反内卷”政策推进下煤炭供应收缩,叠加天气降温下需求回升等因素,煤炭价格继续改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连续3个月上涨,涨幅较上月收窄0.9pct至1.6%。

(2)建材相关: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有序开展,但提振效果边际退坡,叠加房地产行业加速调整,钢铁等建材需求疲软,10月PPI中黑色金属上涨动能衰减,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增速为0.9%和-0.7%,较上月分别回落1.7pct和0.9pct;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由跌转涨,环比均上涨0.1pct,较上月上升0.4pct和0.5pct,和黑色金属价格走势分化,可能是和政策新金融工具对基建投资的拉动有关。       

(3)出口链:部分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价格下行压力缓和,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0%、2.2%,跌幅较上月收窄0.5pct和0.2pct,环比增速均回升。                     

26.png

(4)有色金属:受黄金和铜等金属价格的波动传导影响,国内有色金属板块延续强势,其中上游的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连续20个月环比上涨,本月环比涨幅5.3%,涨幅较上月扩大2.8pct,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2.4%,较上月扩大1.2pct;

(5)其他:新兴产业茁壮成长,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稳步发展,相关行业价格同比回升,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上涨6.8%,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价格上涨2.3%,微波通信设备价格上涨1.8%,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价格上涨0.9%,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价格上涨0.7%,飞机制造价格上涨0.5%。

三、展望:通胀水平年内有望继续温和修复,债市可挖掘超调品种

(1)10月通胀数据回暖,预计通胀水平年内继续温和上行。对于CPI,食品项重点分类中,产能去化节奏反复制约猪肉价格,基数效应形成支撑,鲜菜鲜果价格预计季节性回落,基数走低将提高食品项同比增速,对CPI的拖累作用预计减弱;非食品项中,原油价格继续调整,双节后出行类服务需求回落,汽车、家用器具等商品价格在反内卷、促内需政策下有支撑,不过年内国补力度退坡。在总需求走弱、外部冲击仍在的背景下,后续CPI同比预计低位修复,向上弹性有限;四季度翘尾因素对CPI同比增速的拖累作用减弱,11月CPI同比预计继续上行。对于PPI,外部定价的原油、有色金属等主要受到全球供需、地缘冲突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原油价格中长期仍受制于贸易摩擦下全球经济放缓、产油国供应加快恢复等核心因素,供需过剩下今明两年中枢价格预计继续走低;有色金属板块整体保持强势,尤其是黄金和铜板块,对国内相关板块偏利好,在供需改善和地缘政治等因素下有望继续走强;国内定价的黑色金属、非金属等工业品价格仍受到工业需求走弱、房地产加速下行等因素的制约,不过重点行业产能治理的政策效果形成有利对冲,后续关注本轮政策效果的持续时间。“反内卷”政策将继续优化市场竞争秩序,但四季度存在翘尾因素支撑作用减弱、原油价格回落、地产下行等因素,年内PPI同比增速预计在-2.1%附近。

(2)对债市的影响:债市对通胀数据仍反应钝化,关注PPI回升的持续性及其对企业盈利的影响。10月债市走强,主要受到股市调整、中美摩擦扰动、流动性宽松支撑、央行重启买债等因素。最新通胀数据整体符合预期,对债市影响有限,但是PPI同比增速的连续回升将提高企业盈利,对股市的走势可能产生积极影响,其回升的持续性有待继续观察。年内股市上涨动能环比减弱,预计四季度对债市压制的作用弱于三季度。在中美摩擦阶段性缓和、基金销售新规扰动减弱等因素下,债市将回归对经济基本面和宽松资金面的定价,叠加跨年配置行情逐步开启,债市做多势能增加。配置上,以积极配置和波段操作为主,挖掘超调的信用债品种;弱基本面和宽松流动性不改,中长期仍看多债市,重点关注政策落地效果和股市走势。

27.png

28.png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中证鹏元评级”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盛会邀请】2024大连·特殊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报名开启(11.15-11.16)

年卡会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