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债券发行的灵活性、窗口期,都比想象的要好。
作者:杨晓怿
来源:杨老师的基建课堂(ID:msyangteacher)
截止至5月26日,今年的新增地方专项债券仅发行5296.11亿元,而去年同期发行规模已经突破1万亿大关。虽然去年的专项债发行速度较快有疫情后恢复经济的考虑,但今年的专项债券发行速度仍然远低于市场预期。
并且今年的专项债券总额度仍然处于3.65万亿的高位,按目前的发行趋势看,意味着下半年的专项债券发行压力将非常大,不仅资金使用计划是个非常大的挑战,也意味着会对债市造成较大的冲击。那么,为何今年的专项债券发行如此缓慢呢?接下来的专项债,又将如何发行?
自今年以来,政府投资的思维有了很大转变;不仅开始扭转过去的政府投资支撑经济运转的逻辑,还开始转变政府举债投资的模式。因此,我们看到近期对政府举债的查处以及限制堪称世上最严;各地政策也开始对城投新增债务“动真格”,一切都指向了政府新增债务。
加上经济恢复的情况良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政府托底经济也并无必要;加上政府名义、隐性杠杆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政府举债投资的两大底层因素都已失去支撑,以政府债务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地方专项债券快速滑落,也自然不令人意外。
因此,当前的境况并不是单纯的“专项债发行短期停滞”,而是意味着通过债务性资金投资固定资产、施行积极财政政策的阶段已告完结。当下,是专项债券这一特殊工具常态化、规模适度缩减、不再承担特殊责任的开始。
管控风险,审慎考虑项目
在两会后,宏观思维开始全面控制风险;而在财政风险中,近年来大规模发行、直接通过地方政府预算偿还的地方专项债券,更是财政风险的重点领域。一旦投资收益不达预期,或者投资效率存在较大的问题,显然将直接影响地方债券的稳定性、或者影响未来地方政府的可用财力。
因此,财政部已经提出要对专项债项目排查风险,避免存量规模日益扩大的专项债券产生风险、影响财政稳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专项债券的重点已经从“发新债”转向“排查存量项目”;并且受此影响,新项目的申报门槛也大幅提高。
近期,多地财政厅都下发文件,要求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深度、要求专项债券进行绩效管理,以及对资金沉淀情况进行排查。总体来看,在财政态度对变化下,地方对专项债券项目的申报、发行都开始转向谨慎;我们也可以看到,如今申报专项债券的项目投资金额出现了明显的降低,新上项目不再“求大求快”,而是转向了需求真实、金额可靠的产业基础、公共服务类项目。
高峰将至?适度灵活发行
由于近期专项债券的发行进度比较慢,加上总新增额度仍然比较大,因此市场普遍认为三季度将迎来专项债券的发行高峰。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状况可能并不会发生;如今的专项债券政策,早已变得更加灵活。
一方面是因为专项债券的发行窗口期是比较灵活多变,并不一定要在年内全部投入使用;经过人大批准的债务限额只是上限,并不一定在年内发行使用完毕。财政部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专项债券的发行窗口期延长到年底、将部分额度顺延到明年使用,也可以将额度直接进行结转;
另一方面是财政部之前已经喊话,将调配管理全国的地方债适度发行,避免发行过于集中。说明财政部对当前的状况已有预期,不会因为剩余额度多就使得专项债券的发行过于集中、使专项债对债市的冲击重演。
因此,对专项债券的发行进度,并不需要过于担心;专项债券发行的灵活性、窗口期,都比想象的要好一些。
只投项目?将有新的用途
当前市场普遍认为,地方专项债券与政府投资固定资产项目直接相关。虽然从去年专项债券的发行情况来看,确实如此;但财政部正在研究专项债券新的用途,未来专项债券的用途将不限于地方固定资产投资、或者是用于补充地方中小银行资本金,而是转型为地方政府的权益类投资工具。
因此,在专项债券转型的当下,我们应当及时关注专项债券的定位的转向;在不同的宏观需求下,专项债券工具将发挥灵活性,在财政需要的时间、到财政需要的地方去。
2023年7月22日-23日,诚邀您拨冗莅临。
拿包+尽调+处置+法拍+精华案例全解析!
做好不良资产,学这一门课就够了!
2位深耕该领域的大咖老师领衔主讲,用特殊机会投资视角拆解困境上市公司重组重整中的巨大机遇。
系统提升资产投资、经营、处置实操技能
全面掌握最新结构化融资技能!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