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 2023不良资产大会昆明站

    400+产业端、资产端、处置端专业人士齐聚,2023不良资产大会火热报名中!

中央政治局会议:新论持久战与新常态下的抉择!

信息量太大!速看!

作者:政信三公子

来源:政信三公子(ID:whatever201812)

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1938年5月,毛先生写了那篇精准预判未来发展变化趋势的《论持久战》。

文中有段话,大意是:

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10个月。

有人问:中国会亡吗?

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有人问:中国能够速胜吗?

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今天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再次做了精准的预判: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面对的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关于上述预判,可以做如下理解:

(1)经济面临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是当前的现实局面。而这一局面和其成因,在中长期的未来内会持续存在。

看待中长期问题,就需要全面、冷静和客观:

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过度悲观;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更不能放水一时爽,秋后再算账。

站在中央政府的角度,敌军围困千万重,我自岿然不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见招拆招。

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不要草率向上传递压力,不要盲目期望兜底,从中长期出发,必须共克时艰。

(2)从持久战的角度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很多人的理解是有误区的,简单认为:

国内大循环就是自力更生,自产自销。而扩大内需,就是把资金从房地产和资本市场上挤压出来,进入到商品消费中。楼市和股市都要凉了。

非常错误。

国内大循环应该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循环,是针对现有的市场需求。

通过研发技术和改进生产,来实现国产替代。这样,才不会受制于人,也有利于规模经济和需求扩大。

第二部分循环,是针对增量需求。

14亿人的增量,应该分8亿人和6亿人两类情况讨论。

8亿人是目前的消费主体。而有6亿人是月收入低于1000元人民币的那部分。

对于8亿人,要消费升级,把他们的消费融入到国际循环中。在过去,全世界只有美国是消费大国,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角色是供货商,同时又是美元债主。

作为供货商的角色,决定了商贸产品是出口导向型,根据美国消费者的需求来设计和生产的。本国的消费需求,并没有被充分了解和满足。

作为美元债主的角色,出口创汇后又买了美国国债,从而给美国国内输入了流动性,刺激了美国国内的消费繁荣。即辛苦生产提供商品,最后手上攥着一堆薛定谔状态的白条。美国政府认账,就长期挂账。美国政府不认账,就一笔勾销。这是洗劫。

所以这里提的内循环为主体,不是不与国际进行商贸,而是要以本国的需求为主,同时为人民币国际化开创条件。

对于月收入不足1000元人民币的6亿人,这6亿人的需求满足,是非常庞大的市场,相当于目前市场规模扩容一整倍!

但是,需求的含义,既要有想法,又得有收入来支撑。单纯发放福利,是一次性买卖,不可持续。要想释放这6亿人的需求,先要给这6亿人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条件以提高其收入。

(3)疫情会长期存在,经济会继续发展,这种共存的局面,要有充分的心理预期。

经济结构调整离不开新旧动能转换,科技创新需要基础科学的投入,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原来提【逆周期】,现在提【跨周期】。如果经济问题是短期问题,那么在同一个周期内,通过不同时点的调节,就可以把周期熨平,算总账就行。

基于同一个周期内的时点操作逻辑,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了繁荣的房地产市场。而这一“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逆周期调节说法,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也心安理得的超前建设和消费。

【跨周期】就要复杂的多。

也许这一周期内的大拆大建,到了下一周期,就是完全落伍的。

也许前后两个周期里,现在是短周期,而以后是长周期。短周期里的逆周期调节,力度究竟该多大,该怎么把握,又无法准确判断。

恰恰因为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我们对当前周期难以进行预测,所以只有拉长观察视角,放到中长期内来看,进行跨周期调节。

这也意味着,不会再有激进的、运动式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政策。增长的稳优于快,风险的防强于化。

简单说,谨慎,安全,长久,行稳致远。

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本次政治局会议同样含金量满满:

“会议指出,要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要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注重质量和效益。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要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宏观经济政策要加强协调配合,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同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应。”

具体理解:

(1)要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

从来不缺好的政策,执行中念歪的情况并不少见。要结果导向,而不是过程导向。在宏观政策的落实中,没有尽职免责,而是要如臂使指。

既然要如臂使指,宋朝的王安石都知道在落地过程中加强对执行人员的培训,那么后续的宏观政策落实中,对执行人员的选拔、培训和奖惩,都会列入日程。

这条是个人的理解,有些超纲,但也写出来供各位读者研判。

(2)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要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注重质量和效益。

这句话的内涵很深刻。原来为了对冲疫情影响,要更加积极,先把钱花出去。现在则提出了注重【实效】的要求,还得把钱花到刀刃上。各类关于资金使用的回头看和审计,估计少不了了。

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在这大半年的工作中,我对这点的认识尤其深刻。对地方政府来说,项目建设是呈压缩状态,集中精力进行三保。

关于重大项目的审批决策权,很多上收到了市级乃至省级。一方面,重大项目的上马越来越严格,另一方面,重大项目的资金也越来越有保障。

在具体执行中,我注意到,省级平台公司的业务处于扩张的态势,更加积极主动的作为。而区县级平台公司则以化债为第一重心。

(3)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导向...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

大放水没有了,货币赤字化更加没有了,不用再争了。目前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接下来的核心是微操,分行业分地区分机构乃至分企业等等,执行起来的难度在变大,但是效果会越来越好。

在“不确定不稳定”的背景下,怎么实现“融资成本大幅下降”呢?

分“风险”和“成本”两个角度讨论。“成本”是好解决的,负利率趋势,存款端成本下降,贷款端成本匹配财政贴息,就可以解决成本问题。

核心是“风险”怎么解决。在我看来,引入市场化的担保,解决不了大趋势的问题,只不过是把风险进行了转嫁。所以核心在于给银行增资,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另外,清理核销不良,给未来留足再出发的空间。而不是背着历史包袱去面对前方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

最后,关于具体的要求,有几点提请各位读者注意:

(1)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什么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5G、IDC、IOT和AI等。但要规避一点,不能片面的对基础设施进行新老划算。如果一味图新,但是不同区域和城市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很可能出现过于“超前”的浪费,市场容量未必够数,财政实力未必支撑,对经济的拉动和转化效果也未必尽如人意。

我觉得,主要还是对传统的存量的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用新基建去撬动和用好传统基建。

重大区域发展,跟着政策走,享受政策加持红利,总没有错。

(2)城市群、都市圈与房住不炒。

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扩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必然会产生房地产需求,也必然会带来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但这与房住不炒并不矛盾。

房地产市场繁荣,可以立足到提高供应量而非涨价上。

如果供应量能够跟上,薄利多销,是有助于城市群吸收新鲜血液的。房子是新鲜血液的最大财务支出。如果房子的问题解决了,逃离北上广的悲情段子会少很多。

按照通胀率,房价温和上涨也很合理。带有炒作成分的暴涨,把城市的发展潜力都以短平快的形式榨干了,也阻挡了新鲜血液的流入,反而不利于城市群与都市圈的发展。

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房地产没有暴利的黄金时代了,但会进入薄利多销的白银时代。

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必须强化自己的功能性城市定位而非综合性城市定位。对于特定产业集聚的功能性城市,不管是旅游还是康养还是高端制造还是大数据还是医药还是物流等等,人口流入才能给当地房地产市场加油添柴。

毕竟,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了39平方米,已经实现了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按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了英国、俄罗斯和韩国。

夜深了,先写到这里。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政信三公子”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