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 2023不良资产大会昆明站

    400+产业端、资产端、处置端专业人士齐聚,2023不良资产大会火热报名中!

消费金融2020:我们在见证历史,也在创造历史

泪奔,2016年的第一个关键词是“政策利好”

作者:小慧吖

来源:新流财经(ID:xinliucaijing)

疫情还没有结束,2020年即将过去,消费金融市场仍然热火朝天,一些新的模式不断涌现,监管政策密集出台,有些玩家正在离去,但无法阻挡新的力量进场。

在2020年年终岁末之际,回头看看经历疫情“黑天鹅”袭击的这一年,似乎成了消费金融行业的一个转折点,我们在见证历史,同样也在创造历史。

过去几年,新流财经选择在年末回顾这几年消费金融行业的起起伏伏:

2016年——年终盘点!2016消费金融的五大关键词

2017年——暴利时代终结,2018消费金融如何步步为营|十个关键字与行业未来

2018年——2018年,新金融行业十大事件

2019年——十大关键词复盘消费金融2019

2020年,新流财经同样总结了10大关键词——

一、疫情影响

一场疫情,将消费金融金融行业隐藏的诸多风险提前暴露在大众面前。

在年初疫情爆发的影响下,线下消费金融机构受到极大影响,不良攀升,随之带来的催收政策调整、产品模式调整、人员优化等,让往后的消费金融市场出现了明显分化。

在这场浪潮中,线下场景分期主力军捷信开启了全国范围内的减员优化,并启动“ALDI”2.0模式,进一步在业务环节中“去人工化”。

同样主要依靠线下业务的兴业消费金融,上半年新增放款量同比同比下降83%。

疫情,虽然暴露了风险,但也是各机构突破传统,创新业务的好时机。

当然,一波中小银行在疫情驱使下,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布局“无接触贷款”等业务,从而为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同样值得市场关注。

二、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新规

5月的一纸《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为这些年银行的互联网贷款业务做了“正名”,且对助贷这一新兴的贷款合作模式开了正门。

此外,允许保险公司和担保公司向借款人收取合理的费用(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情形除外),也是极具突破性的规定。

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在这一新规中看到了更多与银行合作的可能性。

这份新规中“单户互联网消费贷款额度不能超过20万元,且到期一次性还本的,授信期限不超过一年。”的规定影响了很多银行在本就艰难的疫情面前,做大余额新增。

而为了突破这一规定,一些银行机构就需要将互联网消费贷款变成带有经营性质的抵押贷款。

不难发现,今年下半年以来,许多银行,尤其是民营银行,开始加大布局房抵贷等业务,这不仅是因为争夺优质资产,也有可能是为了突破贷款额度的限制。

三、4倍LPR

8月,最高人民法院修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界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一年期LPR的4倍,根据LPR市场报价计算,当前司法保护上限为15.4%。

尽管该规定针对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而不是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

但市场上仍然有探讨——银行信用卡、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产品利率没有理由高于民间借贷,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是否也应该遵守“4倍LPR”的规定?

各地方法院针对是否按照民间借贷利率新规来判决持牌金融机构的案件,仍存在较大的分歧。

2019年的年终复盘中,新流财经还总结了一个关键词“IRR36%”,2019年的《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在定罪量刑时以单次实际年利率超过36%的非法放贷为基准。一时间各大互联网贷款平台纷纷将年化利率压降到IRR36%,而持牌消费金融的年化利率更是趋向IRR24%。

如今再看消费金融市场上的产品,不管多不愿意,已经有消费金融公司在默默调整产品,储备年化利率15.4%以内的资产。

从36%、24%、18%,再到15.4%……

市场在变化,唯有拥抱监管,方能长久发展。

四、助贷分润

长久以来,助贷合作中,保证金兜底合作模式使得助贷平台压力重重。今年,乐信、360数科等头部助贷平台纷纷力推“分润”合作,马上消费金融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在和银行合作中早已转变成分润合作。

所谓分润——即助贷机构和资金方是以对客户的实收息费来进行按比例分润,一般资金方和助贷机构之间的分润比例是75%:25%,亦有65%:35%。这一模式中,助贷机构并不需要向融担缴纳保证金,但可能会设置一定的阈值。

今年一季度时,乐信采取分润模式的资金合作量占整体合作的26%,360数科按照余额口径计算,分润模式占比达到21.2%,两家均希望分润模式在年底能达到整体资金合作的一半以上。

从三季度的数据来看,360数科、乐信、信也科技的分润助贷规模分别为660亿元、483亿元和170亿元。

尽管一些中小银行风控实力不足,难以接受分润合作模式,但这仍然是助贷市场的大趋势。

五、信用支付

和助贷分润一样,信用支付成为2020年金融科技巨头争先布局的主要业务——

乐信:乐花卡

360数科:微零花

小赢科技:摇钱花

平安消费金融:小橙卡

微众银行:we2000

美团:月付

滴滴:月付

字节跳动:放心花

……

虽然花呗、白条这两大信用支付工具已经渗透进无数消费场景,但似乎并不影响新兴玩家再挤入这个市场。降利率也好,补贴商家息费也罢,金融科技巨头无非是希望通过信用支付连接更多场景,积累用户包括消费行为偏好、履约能力等信用数据。

只是,新兴的模式也要注意未来可能降临的监管。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曾公开谈到这类业务处理过程难以被穿透监管,极易引发风险跨市场传染蔓延。

六、网络小贷新规

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和《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网络小贷新规》)发布,几乎可以评为本年度消费金融行业影响最深远的两件事,又因为这两件事几乎同时发生(《网络小贷新规》于11月2日发布,11月3日上交所暂缓蚂蚁集团上市,同日蚂蚁集团宣布暂缓在港交所上市),以至于微博热搜都密集出现对消费金融行业的热议。

多数分析认为,《网络小贷新规》中最核心的两点——注册资本和联合贷出资比例,似乎都是在针对蚂蚁这个庞然大物,通过两张网络小贷牌照撬动万亿余额贷款,以及在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联合贷业务时,出资比例极小。

但不可忽视的是,除了蚂蚁集团,还有无数的集团企业,互联网巨头,同样在近几年通过网络小贷牌照杀入消费金融行业,从而衍生出了一些监管盲点。

这纸《网络小贷新规》中,10亿元的注册资本,跨省级小贷甚至要50亿元的注册资本——仅这一条规定就将曾经的网络小贷公司几乎全盘否决。

而要整改达到监管要求的机构,其实只会是蚂蚁这样的巨头。所以,还是那句话,愁蚂蚁,不如愁自己。

达不到注册资本要求的网络小贷公司,后续要以何种形式与银行合作?纯助贷模式又会遇到怎样的监管?这才是市场上多数玩家最应该焦虑的问题。

七、蛋壳爆雷(再议场景金融)

长租公寓暴雷并不新鲜,长租公寓的风险新流财经也做过多次分析。

但,今年的长租公寓暴雷出现在蛋壳这家美股上市,且管理着超过40万间公寓的知名平台身上,背后还牵扯着微众银行这样的知名大机构。一时间,消费金融行业针对场景分期的探讨再次被推向高潮。

最终,微众银行选择单方面向蛋壳追讨债务,租金贷客户在与微众银行签署新的协议后所产生的贷款损失将由微众银行承担。

回看近几年的教育分期、医美分期、二手车分期等市场,均曾爆出各种商户端风险。尽管如此,仍然有不少新的玩家在入场。

比如医美分期市场,虽有乔融、米么、捷信等玩家退场,但美团、新氧却正在入场。

所以,小额贷款,是否真的该做到场景归场景,金融归金融?

八、P2P清零

11月27日,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表示,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由高峰时期的约5000家逐渐压降,到今年11月中旬已完全归零。

P2P从繁荣到归零,仅不到十年时间,这其中诞生过一夜暴富的故事,但更多的是非法集资、诈骗等骗局丛生。

当前,虽然P2P已经清零,有平台已经顺利清退、转型,但还有上百亿的余额存量尚未处置,有更多的平台甚至还没有清退方案。

北京互金协会称,网贷平台风险处置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并不会随着特定时点而宣告终止。

P2P这场“游戏”,由于涉及的机构和投资人多、地域广泛、数据量巨大。可以预见的是,存量清理整顿,还有一段十分漫长的路要走。

九、金融科技巨头上市

8月25日,蚂蚁集团在上交所/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9月11日,京东数科在上交所递交招股书;

10月8日,陆金所在美国纽交所递交招股书;

10月30日,陆金所在美上市;

11月3日,上交所/港交所暂缓蚂蚁集团上市;

……

金融科技巨头走向上市,对于金融科技市场其他玩家而言,是一大利好。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巨头企业将强者愈强,市场将出现马太效应,行业资源向头部企业倾斜。

近段时间,监管又发声,金融监管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坚持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

巨头的金融科技创新之路充满机遇,也伴随不可想象的挑战。

十、巨头收揽金融牌照

4月9日,平安消费金融开业;

5月29日,小米消费金融开业;

6月5日,360集团发布公告认购金城银行30%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拿下银行牌照;

8月11日,阳光消费金融开业

9月30日,唯品会和富邦华一银行的四川省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筹建;

9月30日,江苏银行的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筹建;

1月,拼多多通过收购付费通,获得支付牌照;

9月,字节跳动通过收购合众支付,获得支付牌照;

9月,携程通过上海国企东方汇融,获得支付牌照;

11月,快手通过收购易联支付,获得支付牌照。

……

金融市场,持牌为王。

监管层不止一次强调——既要鼓励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也要加强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有效防范风险。

巨头们争相将各类金融牌照收入囊中,不过是为了开展金融活动更加合规,且被监管。

拿到牌照之后的金融布局,值得市场想象。

展望2021年——

疫情并不确定何时会真正结束,即便是明天结束,消费金融市场也很难立即恢复到此前的状态,后疫情时代的金融科技服务,充满发展空间,对于消费金融市场的每一个参与者而言都是机会。

新兴的业务模式和新入场的玩家持续为消费金融市场注入活力,但新生的风险值得每个参与者警惕。

展望2021年,消费金融市场会如何发展,或许应该关注到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据银保监会官网显示,12月22日,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其中特别强调——

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坚持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提高金融法治化水平,对各类金融活动和行为依法实施全面监管。深化“放管服”改革,发展监管科技,大力提升监管效能。

毫无疑问,2021年,消费金融行业会在更严厉的监管环境中前行。一切金融活动都要纳入监管,合规是重中之重。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新流财经”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