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人,信息和资产

    和百万人一起成长

那个坚守6年的投拓,跳槽了

跳槽去隔壁的小弟升了总监,拍地大战中,更是直接干翻自己,开庆功宴了…

作者:阳新芽

来源:投拓狗日记(ID:ziguanshidai)

上周五,在D公司坚守了6年的老葛,提交了辞呈!老葛跳槽的那一天在群里给兄弟们留了一席话:

“拿不拿地和个人能力关系不大!

涨薪要靠跳槽,靠坚守只会寒心!

总之,投拓圈选择远大于努力”。

老葛是15年加入D公司的,进来的时候已经是个总监,那一会可谓集团的高光时刻,上市、全国布局,公开市场一霸......大发展的时候,成立区域公司、辅业公司,团队越来越壮大,他带着兄弟们大刀阔斧……

但是,一切从2019年后市场开始遇冷开始,项目出现亏损,公司开始缩编,有人离职、有人背锅…

“三道红线”后,老葛所在的区域,更是一块地都没有拿过,投拓团队也从巅峰时的13人缩编成了3人,老葛成了光杆司令!

要求过会的项目并不见少,屡屡PASS的感觉反而让人更加绝望。要么是公司资金困难、要么是不满足利润门槛,要么是其它区域战略优先……

眼见其它区域都拿地了;跳槽去隔壁的小弟升了总监,拍地大战中,更是直接干翻自己,开庆功宴了。半年会上,分管投资的副总裁批评老葛团队一块地也没拿到,这成了压倒老葛的最后一根稻草。

“投拓岗的天职就是拿地,但是,能不能拿地……是我能决定了吗?”

当下环境可以说,拿地本已经成了一种射幸行为,确实和个人能力关系不大!主要取决这三大原因:

第一,取决于拿地背后的“投资指标“。

尤其在限房价的招拍挂市场,一块地在集团最低利润要求的前提下,能承受什么样的地价是很清楚的。

5年前行业默认的投资标准还是净利率10%左右,彼时拼的是产品和溢价。这一次的集中拿地,很多房企对利润率的要求已经降到了3%-5%,甚至有房企在重点城市,只要项目算出来不亏,就给我冲。

可以说,招拍挂市场拿地,拼的真不是算账,而是集团背后地投资标准。

建议:在一部分的房企的趋势判断中,如果未来3%-5%的利润率将成为行业标准,那何不现在就主动地降低投资标准,起码规模上不会落队。

第二,取决于集团目前的财务状况。

没有钱,拿个毛地。某公司从去年开始一直被财务状况困扰,整个集团大半年只拿了两块地,其中一块地更是“在鹤岗狠狠砸下200多万巨款"。

第三,取决于集团区域战略定位。

对一些全国性房企来说,资源分配往往的不均衡的。老葛所在的区域,随着新任分管总裁的到来已经沦为了集团战略边缘区域,相邻省份的区域公司,不单年年有项目落地,今年还加大了拿地力度。

另外就是很多集团习惯性在少数几个区域反复拿地,不是因为该区域有多满意,而是对其它区域不够了解,或存在一定的偏见。因为不熟悉,所以不敢贸然下手,决策时不敢充分授权,畏手畏脚;熟悉的区域就敢给授权,给价格,项目就越拿越多。

还有一种是区域公司争资源落败。不少房企的集团决定投哪个项目,很多情况下是由要区域公司去争取的,特别是区域总表决心,表态度,这其中学问大了去。如果在短暂的资金充裕的拿地窗口期,没有争取到集团支持,那么后面的资枯水期想拿地也没有机会。老葛之所以受批评,我想也可能有在项目争取上没有给分管总裁看到决心和亮点。

老葛说,涨薪要靠跳槽,靠坚守只会寒心!地产圈里新老员工薪资低倒挂已经是常态了,有一位同事之前是经理,怎么都升不了,无奈只能出去转了一年,然后回来直接总监,工资翻番。20万的走了招个28万的,反正得按制度办事,这就是制度,呵呵哒。

最后,投拓圈选择大于努力确实是真相了,碰到集团进入拿地保守期,想拿地显然是很困难的,“等靠要”都不可以行……

所以,投拓越来越“销售化”。这个案场干完,去另外一个案场。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资产界立场。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本文由“投拓狗日记”投稿资产界,并经资产界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原标题:

【盛会邀请】2024大连·特殊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报名开启(11.15-11.16)

年卡会员

加入特殊资产交流群

好课推荐
热门评论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