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晚,证监会及沪深交易所同时宣布,正式受理首批4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申报,公募REITs开闸让租赁赛道的企业看到希望。然而,住房租赁REITs落地真的指日可待吗?
作者:睿和智库
来源:地产资管网
前言
租赁市场炙手可热,但投向租赁市场的资金如何实现真正退出,依然是当下热点。
4月23日晚,证监会及沪深交易所同时宣布,正式受理首批4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申报,公募REITs开闸让租赁赛道的企业看到希望。
随着土地端、资金端和政策端的条件日趋成熟,有消息称,监管层在制定的第二批公募REITs就涵盖了长租公寓领域。然而,住房租赁REITs落地真的指日可待吗?
01 住房租赁REITs陷落地难题
REITs全称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即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目前沪深交易所受理的首批4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是指依法向社会投资者公开募集资金形成基金财产,通过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等特殊目的载体持有基础设施项目,由基金管理人等主动管理运营上述基础设施项目,并将产生的绝大部分收益分配给投资者的标准化金融产品。
5月6日,深交所公募REITs信息平台显示,4月28日新增的两个申报项目获深交所受理。其一就是“平安广州交投广河高速公路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
4月27日举办的睿和沙龙·公寓专场上,有嘉宾提到,长租公寓和租赁社区只有租赁使用权,但可以参考高速公路就使用权来发行公募REITs。
借鉴国际经验,美国租赁住房行业迎来爆发点,就是由于REITs出台。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公寓实现REITs已超64万套,占美国公寓数量的33%。
而据ICCRA住房租赁产业研究院估算,当前我国住房租赁市场的整体规模为2.52万亿人民币,参照国外经验则住房租赁REITs的规模约为3000亿人民币。
租赁住房的底层资产是不动产,不动产会占用大量资金,随着基础设施REITs逐步开放,国开行及资管平台的资金注入,都给租赁住房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但是,从成熟的发达国家市场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税收政策是推动REITs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我国目前相关的税收政策滞后于住房租赁REITs市场的发展,不能对其业务形成支持。因此,目前税收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住房租赁REITs的重要因素。
02 大资管和精细化运营能力比拼
片区条件
虽然公募REITs风口已现,或是解决租赁企业资金运作的一剂良药,但绝非“救星”。能否借东风助力发展,取决于企业自身的金融运作能力和以住为入口的空间运营服务能力,二者相辅相成。
公募REITs作为市场行为,真正考验的是企业在拿到同等合适的资产情况下,做好运营以及形成金融产品的能力。
从土地供应来看,统计显示,十四五规划中租赁用地(R4)供地要占土地总供应量的10%,相当于住宅用地的20%。未来3—5年内可确定的新建潜在供应租赁住房为122.5万套,租赁住房市场“万亿”资管规模正在形成。稳定的出租市场是长租公寓企业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全国流动人口数量超过2亿人,90后、00后的居住需求需要刺激和释放,租房是普遍选择。
从回报率来看,投资者的逻辑非常简单,考虑高回报率、强稳定性,资产本身资质如何,最终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投资阶段的判断,一点偏差都有可能导致资产价值判断的重大失误,尤其是资产投入类的决策判断。
从稳定性来看,资产形成除了投资阶段,还需要两个更重要的实践阶段,即产品设计和运营。一个项目能否成功,投资阶段占70%,产品阶段占20%,运营阶段占10%。同样地价、同样租金、能获得多少回报,最终考验的是公司的运营能力。
03 瓴寓经验:长链条整合下的“双轮”驱动
当下,租赁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动荡期,进入新一轮探索期和平稳期。各个运营商获取资源的成本普遍较高,因宏观环境原因,优质的资产评估值往往偏高,尤其是核心城市优质物业的估值普遍偏高。因此在运营过程中往往呈现资产价格和运营价值背离的现象。
旭辉瓴寓CEO张爱华认为,随着资产的沉淀,实现短周期内的运营价值和真正的利润回报似乎越来越难。“解局的办法就是不仅需要企业本身有出色的开发能力,也要有领先的运营管理能力。”
旭辉瓴寓的经验是:要做到投资的精准决策,必须用技术驱动,用科技和资管能力的双轮驱动模式来提高投资回报率。
投资阶段的判断,一点偏差都有可能导致资产价值判断的重大失误,尤其是资产投入类的决策判断。这时候,技术驱动对于精准决策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瓴寓早在成立之初就坚定不移地打造自有数字化系统,以支撑从投拓到运营的各个环节。其中,公司自开发的投资决策系统,可实时监控市场供需情况,覆盖主流市场房源达到千万间级别,总数据量上亿,结合自研的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精准定价。
旭辉瓴寓投资决策系统
在产品端,瓴寓通过系统采集超过百个维度的产品信息和用户行为信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空间产品进行建模和分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产品设计的各个维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从用户使用场景和习惯出发,给出产品坪效提升的优化方向。比如用户高频使用的产品,追求完美呈现;中频使用的产品,提倡分时共享;低频使用的则链接第三方服务解决。
据张爱华透露,旭辉瓴寓的重资产住房租金回报率基本维持在5%以上,个别项目如上海浦江华侨城柚米社区更是达到了5.5%。考虑融资杠杆和退出资产增值,长期持有项目IRR可以达到10%以上。
上海浦江华侨城柚米社区项目
在运营端,瓴寓有收益管理系统、销售和运营管理系统等技术系统支撑日常工作。系统可以根据人口流动、区域竞品、季节性和周期性因素结合自身的产品特性,分析和预测不同价格条件下的销售情况,实现价格和出租率之间的动态均衡,达到最优的收益管控,实现人房比例的提升——目前这一比例达到了1:200,将来有可能做到1:300。
做好科技赋能的同时,旭辉瓴寓希望与资本达成紧密对接,让投资人能够看到足够的回报率,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实现资本运作和资产置换增值。
其实,旭辉瓴寓是租赁行业内最早布局资管模式的企业。早在2018年,旭辉瓴寓就作为发起人发行了一笔规模为30亿元的类REITs,这也是我国首单获批发行的民企长租公寓储架式权益类REITs。
面对国内公募REITs新风口,旭辉瓴寓更加坚定自身定位,要做长链条整合者,即对标美国EQR或新加坡凯德的模式,成为具有开发能力的资产管理人+基金管理人,具备“投融建管退”的能力,深谙金融助推资产赋能的逻辑。做好这个复合型角色,为探索更好的商业模式奠定基石,形成高壁垒的企业运营能力,旭辉瓴寓正在寻求倍数的投资回报。
旭辉瓴寓CEO 张爱华
张爱华表示,“当下,瓴寓多以双GP模式与成熟基金合作,但未来我们一定会成长至具备募集能力的企业。一手握资产管理,以产品运营为核心,把生的资产变熟;另一手持基金管理,将成熟资产通过基金方式退出,或是放大在资管平台寻求几何倍数的收益。”
旭辉瓴寓类REITs首期发行挂牌仪式
站在租赁市场的风口点,瓴寓寄希望于通过资源、资金两条腿走路。资源拓展背后必须要有充沛的资金作为支撑。谈及资金时,张爱华曾称,旭辉计划“用2+2+6模式,20%的自有资金,20%的夹层,60%的优先。”在往托管方向发展的同时,逐步做重资产——住宅用地开发及为REITs的到来做准备。
结语
虽然长租公寓赛道已经历经过一轮受资本追捧,泡沫被刺破,行业被重构的过程,但是,或是出于被动持有,或是出于主动转型所需,依然有后来者希望进入这个领域。政府在扶持租赁市场,但是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唯一的出路还是加强大资管和精细化运营的能力,通过自身的投资和运营趟出一条路来。旭辉瓴寓的案例,给了行业很好的启发。瓴寓未来希望在香港健康上市,而非规模上市,中长期要达到千亿元管理规模,这意味着,头部玩家的战略爆发期或将提早到来。
2023年7月22日-23日,诚邀您拨冗莅临。
拿包+尽调+处置+法拍+精华案例全解析!
做好不良资产,学这一门课就够了!
2位深耕该领域的大咖老师领衔主讲,用特殊机会投资视角拆解困境上市公司重组重整中的巨大机遇。
系统提升资产投资、经营、处置实操技能
全面掌握最新结构化融资技能!
还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